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100人章节目录 > 75.黄道婆

75.黄道婆

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100人作者:裴蘅之 编著 2017-02-10 18:14
    75.黄道婆

    (1245—1330年)

    道婆遗爱在桑梓,道婆有志覆赤子。

    ——王逢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在江南流传很广的一首歌谣。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六,很多妇女都会口诵这首歌谣,到附近的“黄母祠”里烧香、祈祷,她们口中的黄婆婆,就是中国历史上为棉纺织业做出特殊贡献的黄道婆。

    黄道婆大约生活在宋元之间,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当时的妇女地位很卑微,所以没有办法在正史中考证她的生卒年月,只好根据当时的一些民间故事去略窥端倪。

    黄道婆真实的名字已经不可考证,又称黄婆或是黄母,大约生于南宋淳佑年间,松江府乌泥泾镇人。黄道婆的家乡土地贫瘠,靠种植棉花、纺线、织布勉强度日。由于家境贫寒,黄道婆十一岁就被卖给别人当童养媳。沉重的劳动使黄道婆不堪忍受,而公婆的霸道和丈夫的虐待更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于是她决定出逃。

    元朝时,海上贸易已经很发达了,海南的纺织品传入了内地,无论从工艺还是技术上都比内地高一筹,他们织出的黎锦畅销全国。常年与机织为伴的黄道婆年幼时就很向往这个地方,于是在一个夜晚逃到一艘开往海南岛的商船上,并随船到了崖州(具体位置多变,但都在海南),希望通过自己掌握的一些纺织技术去那里谋生。

    因为当时崖州与内陆相隔,所以那里的人们还保持着共耕分收,尊重女祖的民俗,黄道婆在那里得以安定下来。在当地黎族姐妹的细心传授下,她很快掌握了纺、织、染等各种工艺,并汲取各家之长,成为了技艺精湛的纺织能手,但这一切并没有减少她对家乡的思念。

    进入中年,她越发怀念自己的家乡,于是带着黎族人的美好祝愿,背着纺织工具踏上了回家的路。返回故里之后的黄道婆开始言传身教,为当地人传授纺织技术,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