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励志成功 > 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100人章节目录 > 93.顾炎武

93.顾炎武(2/2)

影响中国历史的名人100人作者:裴蘅之 编著 2017-02-10 18:14

    晚年,顾炎武在陕西华阴购田置地,颐养天年。他之所以选择华阴是因为这里地势险要,处于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地,一旦发生战乱,据险可守,而且消息灵通,由此不难看出顾炎武反清复明的爱国之心。清朝统治者似乎并不清楚顾炎武的抵制情绪,在1678年撰修《明史》时征招他入朝,被他言辞拒绝。但对顾炎武的才能深为了解的清廷并没有死心,于第二年专门派人来请他,直到他以死自誓才罢休,这正是他“行以有耻,博学于文”的真实体现。

    知识广博似乎是古代学者的特点之一,顾炎武也是其中之一,他在经学、史学、音韵学、方志舆地、金石考古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而在理学方面,他清算了陆王学派的“心学”,开创了有别于程朱理学的为学旨趣。顾炎武以经世致用为基础,用朴实的研究方法,结束了明末空洞虚无的学风,强调实用主义,开创了朴学的先河,对后世朴学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外,顾炎武还提出“利国富民”的观点,敢于质疑皇帝的权力,他所提倡的“众治”颇具早期启蒙思想的色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在三百多年前提出来的口号,意义和影响重大而深远,直到今天仍在激励着很多仁人志士。1682年,顾炎武拜访山西曲沃一位友人,不慎从马上摔下,之后呕吐不止,5天后与世长辞,享年70岁。

    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学家、地理学家、语言学家、音韵学家,顾炎武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清三大学者”,为后世留下《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诗本音》、《唐韵正》、《亭林诗文集》等多部著名作品。在这众多的作品中,顾炎武本人最满意的是《日知录》,“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

    【天下郡国利病书】《天下郡国利病书》是顾炎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早在1639年他就有意识地广博读书、周游各地、搜集材料、实地考察并加以记录,试图将地理应用于改造社会。他50岁时,将所有资料编订成册,取名《肇域志》。晚年,顾炎武将《肇域志》一分为二,前者侧重舆地,即《肇域志》,后者侧重利病,即《天下郡国利病书》。此书以研究郡国利病为主线,重点研究了郡国兵防、赋税以及水利三方面的内容,其辑录的很多地方史料十分珍贵,《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