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将军鼎(2/2)
《铁血满弓刀》作者:李小疯 2017-01-18 17:46
冲锋陷阵,其他人似乎更不可能,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汉朝的一员大将,立下了巨大功绩才被皇帝允许以龙纹,但碍于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虽说可以刻有龙纹但并不能以直接形式展现出来。”
李风把所有的想法说了出来,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猜测,说不上对错,恐怕即使是曲老也没办法直接下什么定论只能再做仔细的考证了。李风看向曲老,发现他似乎又陷入了沉思之中,不一会说道:“这位小友分析的十分在理,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受益匪浅,受益匪浅。”曲老连连称赞道。
“曲老过誉了,小子有些受宠若惊了。”李风急忙谦让道,这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是非对错还得看专家的。
“哈哈,你当得起,小耿果然带出了好学生啊,前途无量,可以好好培养。”曲老哈哈一笑看向耿老师说道。
耿老师报以回应一笑说道:“学生惭愧,李风的聪慧是早期形成的,我才教他一周算起来也就三次课,对他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哪里,耿老师的博学睿智,独到见解对小子影响极大,我需要多向您学习。”李风奉上了极大的一记马屁,但大部分还是出于真心。曲老耿老师都是哈哈一笑。
“那你觉得应该起什么样的名字?”曲老继续追问道。
“至于这个鼎的名字”李风思量了一下说道,“鼎身所刻人物看上去十
(本章未完,请翻页)分英勇神武,想必无论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还是战必胜攻必克想来是没有问题的,哪怕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应该都如探囊取物,不然帝王不会以真龙纹赐予。既然全部彰显的是这位将军,我觉得或许称之为将军鼎可能好些。”
“好一个将军鼎。”曲老一拍大腿说道,“形象之极,意蕴也符合。比我们几个老家伙想的好多了。”
“不知曲老你们想到的是什么?”耿老师好奇的问道,也正是李风想要问的地方。
听到耿老师发问曲老脸色一哂,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以前的鼎的命名要么是以鼎内发现文字命名,要么是以为谁所铸而鼎,也有以铸鼎着的名字命名的
而这个大鼎所有的东西我们都不知道,不过我们推测这个鼎的内部应该还是刻有文字的,只是奈何没办法打开一观,所以所有的命名都是以眼前发现而定的。我觉得叫麒麟鼎好些,毕竟纹有麒麟。或者叫四方鼎,以象征四方神兽,当时还未发现龙纹,所以这个名字未被纳入考虑范围。
老田认为应该叫破奴鼎,其他的还有什么神秘鼎、千钧鼎的。想在看来还是将军鼎最为合适,老头子我在这拍板了,就叫将军鼎。想来他们也找不出更合适的名字。”
麒麟鼎名字倒不错,只是有些偏颇。四方鼎如今发现了龙纹,以之命名倒也可以,其他的也就一般了。不过李风也认为以将军鼎命名更为合适,毕竟鼎上刻画了如此神勇的人物,想必墓主人肯定是个大将军级别的人物。
想到自己竟然可以给新鼎命名不禁颇为得意,但又想起即使曲老地位再重恐怕也不能一言以定之吧,毕竟这样的大鼎如果研究透彻公之于众绝对引起巨大轰动,而为鼎命名的人肯定会被亿万人所知,甚至名流千古也不无可能。所以争着命名的人肯定不少李风也并不抱太大希望。
“曲老,你们是因什么而判断这是西汉时的鼎的?”李风想起已经有的定论问道。
“我们用鼎上的材料做过分析,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做的,但是已经推测出这鼎铸成时间应该有两千年多些,正好是西汉时期。而且你看这位将军所对阵的敌人的衣饰,他们穿着短袖胡服,是少数民族无疑。而汉朝最大的敌人就是北方的匈奴。文献有记载说匈奴人:衣其皮革,被旃裘;得汉繒絮,以驰草棘中,衣裤皆裂蔽,示之不如旃裘:无冠带之饰。大意就是穿皮革带兽毛,觉得汉服不适合草原等。”曲老仔细的解释道。这么看来这位将军确实是在和匈奴对阵了。
“那大鼎为什么打不开呢?盖子是封死的吗?”李风追问道。
曲老点了点了头,“你看顶盖上,鼎盖鼎身契合度非常高,而顶盖中间有一菱形缺口,想来就是打开鼎的钥匙了。我们曾试过多种办法仍是是打不开鼎盖,不得不称赞古人的技术啊。”曲老既是赞美又有些遗憾,毕竟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解读,而如此重要的工艺品又不忍心对其造成破坏,确实无可奈何。
(本章完)
...
李风把所有的想法说了出来,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猜测,说不上对错,恐怕即使是曲老也没办法直接下什么定论只能再做仔细的考证了。李风看向曲老,发现他似乎又陷入了沉思之中,不一会说道:“这位小友分析的十分在理,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受益匪浅,受益匪浅。”曲老连连称赞道。
“曲老过誉了,小子有些受宠若惊了。”李风急忙谦让道,这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是非对错还得看专家的。
“哈哈,你当得起,小耿果然带出了好学生啊,前途无量,可以好好培养。”曲老哈哈一笑看向耿老师说道。
耿老师报以回应一笑说道:“学生惭愧,李风的聪慧是早期形成的,我才教他一周算起来也就三次课,对他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哪里,耿老师的博学睿智,独到见解对小子影响极大,我需要多向您学习。”李风奉上了极大的一记马屁,但大部分还是出于真心。曲老耿老师都是哈哈一笑。
“那你觉得应该起什么样的名字?”曲老继续追问道。
“至于这个鼎的名字”李风思量了一下说道,“鼎身所刻人物看上去十
(本章未完,请翻页)分英勇神武,想必无论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还是战必胜攻必克想来是没有问题的,哪怕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应该都如探囊取物,不然帝王不会以真龙纹赐予。既然全部彰显的是这位将军,我觉得或许称之为将军鼎可能好些。”
“好一个将军鼎。”曲老一拍大腿说道,“形象之极,意蕴也符合。比我们几个老家伙想的好多了。”
“不知曲老你们想到的是什么?”耿老师好奇的问道,也正是李风想要问的地方。
听到耿老师发问曲老脸色一哂,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以前的鼎的命名要么是以鼎内发现文字命名,要么是以为谁所铸而鼎,也有以铸鼎着的名字命名的
而这个大鼎所有的东西我们都不知道,不过我们推测这个鼎的内部应该还是刻有文字的,只是奈何没办法打开一观,所以所有的命名都是以眼前发现而定的。我觉得叫麒麟鼎好些,毕竟纹有麒麟。或者叫四方鼎,以象征四方神兽,当时还未发现龙纹,所以这个名字未被纳入考虑范围。
老田认为应该叫破奴鼎,其他的还有什么神秘鼎、千钧鼎的。想在看来还是将军鼎最为合适,老头子我在这拍板了,就叫将军鼎。想来他们也找不出更合适的名字。”
麒麟鼎名字倒不错,只是有些偏颇。四方鼎如今发现了龙纹,以之命名倒也可以,其他的也就一般了。不过李风也认为以将军鼎命名更为合适,毕竟鼎上刻画了如此神勇的人物,想必墓主人肯定是个大将军级别的人物。
想到自己竟然可以给新鼎命名不禁颇为得意,但又想起即使曲老地位再重恐怕也不能一言以定之吧,毕竟这样的大鼎如果研究透彻公之于众绝对引起巨大轰动,而为鼎命名的人肯定会被亿万人所知,甚至名流千古也不无可能。所以争着命名的人肯定不少李风也并不抱太大希望。
“曲老,你们是因什么而判断这是西汉时的鼎的?”李风想起已经有的定论问道。
“我们用鼎上的材料做过分析,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材料做的,但是已经推测出这鼎铸成时间应该有两千年多些,正好是西汉时期。而且你看这位将军所对阵的敌人的衣饰,他们穿着短袖胡服,是少数民族无疑。而汉朝最大的敌人就是北方的匈奴。文献有记载说匈奴人:衣其皮革,被旃裘;得汉繒絮,以驰草棘中,衣裤皆裂蔽,示之不如旃裘:无冠带之饰。大意就是穿皮革带兽毛,觉得汉服不适合草原等。”曲老仔细的解释道。这么看来这位将军确实是在和匈奴对阵了。
“那大鼎为什么打不开呢?盖子是封死的吗?”李风追问道。
曲老点了点了头,“你看顶盖上,鼎盖鼎身契合度非常高,而顶盖中间有一菱形缺口,想来就是打开鼎的钥匙了。我们曾试过多种办法仍是是打不开鼎盖,不得不称赞古人的技术啊。”曲老既是赞美又有些遗憾,毕竟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解读,而如此重要的工艺品又不忍心对其造成破坏,确实无可奈何。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