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与“76号”论剑(4)(2/2)
《军统江山》作者:路春 2017-04-18 20:19
贵。陈恭澍在他的回忆录中说,虽然只有两三个人叛逃,但是出卖行为却是空前的,我们面对着极为复杂的形势……刘戈青被“76号”关押6个月后,在南京成功地“越狱潜逃”了。刘戈青回到重庆后,戴笠把他当作大英雄来欢迎,在军统总部为刘戈青大摆宴席。刘戈青要求戴笠允许他给李士群寄一封信,戴笠慨然允诺。刘戈青在信中将李士群誉为“天涯知遇,至感平生……”戴笠看后,微笑着还给他。
其实,刘戈青是一个悲剧英雄。他后来被派往南洋执行特工任务,辗转数个国家,多次进出监狱,等到抗战胜利时,他的公开身份是马来西亚一家杂货店的老板,这时他出入的监狱已经有21座了,人生的大好时光都在狱中度过的。
金融市场大血拼
汪伪政权为了培植自己的经济命脉,设立了伪中央储备银行,地址就在南京中山东路1号,由汪伪集团的第三号人物、伪财政部长周佛海兼任总裁。伪中央储备银行一成立,便迫不及待地发行了中储券,想代替法币的流通。声称:“所发钞券,概为法币,举凡纳税、汇兑、及一切公私往来,一律行使,现在流通的各种法币,暂准与中储券等价流通。”中储券刚发行时,人们就看出其中的阴谋,遭到各个商家的抵制。汪伪政府只得又推出《妨害新法币治罪暂行条例》,硬性规定关、盐、统税等“中央”税收,一律只收中储券,日军支出的军费、日商收购物资的资金,都用中储券支付等办法,强制推行此政策,引起市场混乱。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一致决议,坚决拒绝与伪中央储备银行上海分行来往,全市大小商店也一致拒绝收取中储券。
汪伪政权为了达到推行中储券的目的,要求在上海的重庆国民党政府的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撤离公共租界。为安全起见,中国、交通、农民三行都迁往法租界霞飞路,中央银行却不愿迁出。此时,伪中储银行上海分行向四家银行提出对中储券各家具备10万元开户往来的要求,均遭婉拒,由此埋下祸根。汪伪政权推行的中储券,使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十分担心,他下令戴笠针对伪中央银行采取非常手段,抵制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在上海发行。汪伪政权将自己所掌握的法币投放出去造成市场法币充斥,中储券缺乏的假象,从而把收兑比率压低到100比50,即100元法币只能换50元“中储券”,法币被大规模地回收,币值不稳,波及全国,外汇市场变化加剧。面对法币险象,蒋介石指示戴笠,要求潜伏上海的军统特务对中储银行的职员,不惜采取袭击、恐吓和暗杀的手段,尽全力阻止中储券的发行。
其实,刘戈青是一个悲剧英雄。他后来被派往南洋执行特工任务,辗转数个国家,多次进出监狱,等到抗战胜利时,他的公开身份是马来西亚一家杂货店的老板,这时他出入的监狱已经有21座了,人生的大好时光都在狱中度过的。
金融市场大血拼
汪伪政权为了培植自己的经济命脉,设立了伪中央储备银行,地址就在南京中山东路1号,由汪伪集团的第三号人物、伪财政部长周佛海兼任总裁。伪中央储备银行一成立,便迫不及待地发行了中储券,想代替法币的流通。声称:“所发钞券,概为法币,举凡纳税、汇兑、及一切公私往来,一律行使,现在流通的各种法币,暂准与中储券等价流通。”中储券刚发行时,人们就看出其中的阴谋,遭到各个商家的抵制。汪伪政府只得又推出《妨害新法币治罪暂行条例》,硬性规定关、盐、统税等“中央”税收,一律只收中储券,日军支出的军费、日商收购物资的资金,都用中储券支付等办法,强制推行此政策,引起市场混乱。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一致决议,坚决拒绝与伪中央储备银行上海分行来往,全市大小商店也一致拒绝收取中储券。
汪伪政权为了达到推行中储券的目的,要求在上海的重庆国民党政府的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大银行撤离公共租界。为安全起见,中国、交通、农民三行都迁往法租界霞飞路,中央银行却不愿迁出。此时,伪中储银行上海分行向四家银行提出对中储券各家具备10万元开户往来的要求,均遭婉拒,由此埋下祸根。汪伪政权推行的中储券,使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十分担心,他下令戴笠针对伪中央银行采取非常手段,抵制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在上海发行。汪伪政权将自己所掌握的法币投放出去造成市场法币充斥,中储券缺乏的假象,从而把收兑比率压低到100比50,即100元法币只能换50元“中储券”,法币被大规模地回收,币值不稳,波及全国,外汇市场变化加剧。面对法币险象,蒋介石指示戴笠,要求潜伏上海的军统特务对中储银行的职员,不惜采取袭击、恐吓和暗杀的手段,尽全力阻止中储券的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