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库尔斯克号(14)(2/2)
《惊涛骇浪(余音)》作者:余音 2017-04-18 20:17
而是“电子产品”,即吉从来就没有生产过气体鱼雷。吉鱼雷质量绝对可靠。
吉达斯坦股份公司的前身,是吉达斯坦仪器制造厂,创建于1956年。1950年代,全苏一半以上精密医疗设备出自该厂;1960年代,为适应快速发展的船舶制造工业,该厂被改造成为无线通讯设备专业生产厂家;1980年代起,生产家用电器及小型机械辅助设备;1992年12月,苏联解体后,改制为现在的达斯坦股份公司。国外制造商曾想购买吉“产品”的工艺秘密,但没有成功。
此外,一些人还对调查结论提出质疑。他们列出了一些证据:为什么打捞上来的艇员尸体(包括在爆炸后留下遗书的科列斯尼科夫和鲍利索夫)被烧伤,甚至部分被烧焦?他们哪有时间写下遗书?为什么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在发表电视讲话时,一副东张西望、惊慌失措的模样?为什么在计划之外,克林顿又与普京通了25分钟电话?在这25分钟之内,美国总统只是反复向普京总统说一些深表同情之类的话?为什么在事故发生第5 天即8 月17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焦耳什 捷尼特乘坐私人飞机,化名来到莫斯科?是不是来做什么私下交易,以便俄、美两国统一口径……
在《库尔斯克号爆炸之谜》中,《俄罗斯报》著名记者尼古拉 切尔卡申一口气,竟然连提了12个为什么:
1.事件发生之后,俄罗斯与美国总统马上就通了电话,他们的谈话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在库尔斯克号事件发生之后,尽管已经耗费了巨资,但美国人还是回绝了建立新的反导弹防御系统?
3.为什么中央情报局局长急匆匆来到莫斯科?
4.为什么在事件发生之后,西方一笔勾销了俄罗斯10亿美元的债务?
5.为什么普京总统没有接受国防部长、海军司令和北方舰队司令的辞呈?
6.为什么在事故调查结束之前,普京总统就签署了对库尔斯克号遇难人员的嘉奖令?
7.为什么北方舰队的领导只透露外国潜艇的某个“环节”,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打捞这个“罪证”?
8.为什么海军司令库罗耶多夫将军在开始阶段(8 月14号)就宣布库尔斯克号上的艇员生还的希望不大?
9.为什么在展开营救时,斯维尔号医用船却留在了北莫尔斯克?
10.为什么“救援行动”负责人禁止挪威潜水员靠近失事潜艇的艇艏?
11.怎样理解克列巴诺夫副总理“库尔斯克号非常奇怪的毁坏情景”这句话?
12.库尔斯克号发生时,在巴伦支海活动的另外两艘多用途潜艇(美国和英国潜艇)在干什么?是不是它们撞毁了库尔斯克号?
吉达斯坦股份公司的前身,是吉达斯坦仪器制造厂,创建于1956年。1950年代,全苏一半以上精密医疗设备出自该厂;1960年代,为适应快速发展的船舶制造工业,该厂被改造成为无线通讯设备专业生产厂家;1980年代起,生产家用电器及小型机械辅助设备;1992年12月,苏联解体后,改制为现在的达斯坦股份公司。国外制造商曾想购买吉“产品”的工艺秘密,但没有成功。
此外,一些人还对调查结论提出质疑。他们列出了一些证据:为什么打捞上来的艇员尸体(包括在爆炸后留下遗书的科列斯尼科夫和鲍利索夫)被烧伤,甚至部分被烧焦?他们哪有时间写下遗书?为什么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在发表电视讲话时,一副东张西望、惊慌失措的模样?为什么在计划之外,克林顿又与普京通了25分钟电话?在这25分钟之内,美国总统只是反复向普京总统说一些深表同情之类的话?为什么在事故发生第5 天即8 月17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焦耳什 捷尼特乘坐私人飞机,化名来到莫斯科?是不是来做什么私下交易,以便俄、美两国统一口径……
在《库尔斯克号爆炸之谜》中,《俄罗斯报》著名记者尼古拉 切尔卡申一口气,竟然连提了12个为什么:
1.事件发生之后,俄罗斯与美国总统马上就通了电话,他们的谈话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在库尔斯克号事件发生之后,尽管已经耗费了巨资,但美国人还是回绝了建立新的反导弹防御系统?
3.为什么中央情报局局长急匆匆来到莫斯科?
4.为什么在事件发生之后,西方一笔勾销了俄罗斯10亿美元的债务?
5.为什么普京总统没有接受国防部长、海军司令和北方舰队司令的辞呈?
6.为什么在事故调查结束之前,普京总统就签署了对库尔斯克号遇难人员的嘉奖令?
7.为什么北方舰队的领导只透露外国潜艇的某个“环节”,而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打捞这个“罪证”?
8.为什么海军司令库罗耶多夫将军在开始阶段(8 月14号)就宣布库尔斯克号上的艇员生还的希望不大?
9.为什么在展开营救时,斯维尔号医用船却留在了北莫尔斯克?
10.为什么“救援行动”负责人禁止挪威潜水员靠近失事潜艇的艇艏?
11.怎样理解克列巴诺夫副总理“库尔斯克号非常奇怪的毁坏情景”这句话?
12.库尔斯克号发生时,在巴伦支海活动的另外两艘多用途潜艇(美国和英国潜艇)在干什么?是不是它们撞毁了库尔斯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