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库尔斯克号(10)(2/2)
《惊涛骇浪(余音)》作者:余音 2017-04-18 20:17
自己的理由,主要有四点:
一是给遇难官兵的亲人和全世界一个明确的交代。库尔斯克号沉没后,俄罗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有所降低。曾京总统认为,只有打捞成功,才能使俄罗斯当局的威信进一步得到提高,恢复民众的信任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是不使国家机密长期“失控”。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俄罗斯为数不多的大型战略核潜艇之一,其航行指令、航海日志、机密电码本、来往文电以及其他许多文件,均属于国家机密。只要这些文件还“流失在外”,俄军方和有关部门就会“寝食不安”。
三是了解库尔斯克号失事的确切原因。通过打捞行动,可以得到失事核潜艇的航海日志、航行数据等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解开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之谜。毋庸置疑,这些第一手资料,对于俄海军中仍在从事战备巡航值勤的同类型核潜艇,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
四是确认目前潜艇内外状况,为未来潜艇的整体打捞做准备。为保障2001年打捞整个潜艇行动的顺利进行,只有抓紧入冬前的唯一时机实施打捞行动,才能够及时取得必要的技术数据。
千方百计地保守机密
另外一个让俄罗斯官方和军方深感纠结的问题是,单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打捞任务;聘请外援,让他们直接接触俄罗斯的核心机密,对俄罗斯来说,无异于“请狼入室”,后患无穷。怎么才能两全其美呢?俄罗斯人绞尽脑汁,想了不少办法:
水下采取“人盯人”战术。在艇员遗体打捞过程中,潜水员由俄罗斯和挪威的18名潜水员组成,两国潜水员轮流工作,每3人一组,其中,俄罗斯2人,挪威1人。操作时,由2名俄罗斯潜水员一左一右或一前一后,陪伴着挪威潜水员,挪威潜水员负责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即使他有什么别的企图,在2名俄罗斯潜水员的密切监视下,也不可能得逞;而且,下水之前,俄罗斯已经向挪威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你们的潜水员只负责打开潜艇外壳,打开之后“不得进入潜艇”。
突然更迭打捞单位。库尔斯克号失事后,负责打捞艇员遗体的是由美国哈利伯顿公司的挪威分公司、荷兰和比利时的合营企业以及负责设计建造库艇的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等组成的核潜艇打捞联合体。有意思的是,据说哈利伯顿公司的最高经营负责人,正是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2001年5月,在确定库尔斯克号艇体打捞计划的过程中,俄政府突然中断与美国 挪威联合公司所签的意向,另行与荷兰的玛莫伊特起重公司和史密特国际浮舟公司签订了打捞协议。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俄罗斯作出这一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表面理由除了两家公司提出的打捞时间与俄方设想完全吻合之外,还在于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大起重量的地面起重机,专门起吊和运输超大超重货物;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为了保护军事机密,有意临阵换将,让对手措手不及。
一是给遇难官兵的亲人和全世界一个明确的交代。库尔斯克号沉没后,俄罗斯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有所降低。曾京总统认为,只有打捞成功,才能使俄罗斯当局的威信进一步得到提高,恢复民众的信任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是不使国家机密长期“失控”。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俄罗斯为数不多的大型战略核潜艇之一,其航行指令、航海日志、机密电码本、来往文电以及其他许多文件,均属于国家机密。只要这些文件还“流失在外”,俄军方和有关部门就会“寝食不安”。
三是了解库尔斯克号失事的确切原因。通过打捞行动,可以得到失事核潜艇的航海日志、航行数据等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有助于解开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之谜。毋庸置疑,这些第一手资料,对于俄海军中仍在从事战备巡航值勤的同类型核潜艇,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
四是确认目前潜艇内外状况,为未来潜艇的整体打捞做准备。为保障2001年打捞整个潜艇行动的顺利进行,只有抓紧入冬前的唯一时机实施打捞行动,才能够及时取得必要的技术数据。
千方百计地保守机密
另外一个让俄罗斯官方和军方深感纠结的问题是,单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打捞任务;聘请外援,让他们直接接触俄罗斯的核心机密,对俄罗斯来说,无异于“请狼入室”,后患无穷。怎么才能两全其美呢?俄罗斯人绞尽脑汁,想了不少办法:
水下采取“人盯人”战术。在艇员遗体打捞过程中,潜水员由俄罗斯和挪威的18名潜水员组成,两国潜水员轮流工作,每3人一组,其中,俄罗斯2人,挪威1人。操作时,由2名俄罗斯潜水员一左一右或一前一后,陪伴着挪威潜水员,挪威潜水员负责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即使他有什么别的企图,在2名俄罗斯潜水员的密切监视下,也不可能得逞;而且,下水之前,俄罗斯已经向挪威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你们的潜水员只负责打开潜艇外壳,打开之后“不得进入潜艇”。
突然更迭打捞单位。库尔斯克号失事后,负责打捞艇员遗体的是由美国哈利伯顿公司的挪威分公司、荷兰和比利时的合营企业以及负责设计建造库艇的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等组成的核潜艇打捞联合体。有意思的是,据说哈利伯顿公司的最高经营负责人,正是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2001年5月,在确定库尔斯克号艇体打捞计划的过程中,俄政府突然中断与美国 挪威联合公司所签的意向,另行与荷兰的玛莫伊特起重公司和史密特国际浮舟公司签订了打捞协议。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俄罗斯作出这一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表面理由除了两家公司提出的打捞时间与俄方设想完全吻合之外,还在于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大起重量的地面起重机,专门起吊和运输超大超重货物;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为了保护军事机密,有意临阵换将,让对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