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惊涛骇浪(余音)章节目录 > 【中】渤海二号(7)

【中】渤海二号(7)

惊涛骇浪(余音)作者:余音 2017-04-18 20:17
    【中】渤海二号(7)

    落海的人在海里忍受着寒冷,焦急地等待人们救援,然而,一切都使他们失望。

    拖航中出现的情况是随时向海洋局值班室汇报的。然而局里是怎样做的呢?

    0点10分:配电盘起火,排水泵不起作用,局里没有采取措施。

    1点钟:通风筒帽打掉,海水大量进入泵舱,局里没有采取措施。

    3点钟:通风筒从根部打断,海水大量涌进,局里没有采取措施。

    3点10分:“渤二”向局里连发三次呼救信号,局里还没有采取措施。

    3点20分:吴连福用单边带电话机和局里通了最后一次话:“机舱进水严重,全船即将停电。”这时才通知在家里睡觉的局长们开会。会议从3点40分开到4点。

    4点钟:第一条船才从港口驶出,到出事地点已经是上午9点30了。

    7点30分:第一架直升飞机从陆地起飞。

    遇难者求生的希望在领导机关迟钝的反应、缓慢的动作中,变成了失望,变成了怨恨,最后含恨而死。他们都是在焦急的等待中被活活地冻死的。

    悲剧后的思考

    天亮了,海面上一大片橘红色,这是漂浮着的受难者的遗体。他们都穿着橘红色的救生衣,风浪逐渐减弱,由咆哮变成哀鸣,像在为死者哭泣。

    人们捞上了63具遗体,还有9人的遗体没有找到,被捞上的遗体有的紧缩着身躯,记下了寒冷的折磨;有的伤痕累累,记下了求生的挣扎;有的紧握着双拳,像在对官僚主义控诉;有的瞪着双眼,表示死不瞑目……

    轮机长靳湘启的遗体是从一条翻了的小艇背上找到的,据幸存者王墨林回忆,当他落水以后,和王墨林爬上了一条底朝天的小艇,刺骨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不淹死,也得冻死。就在这时,波浪推过来一个救生筏,救生筏是橡胶的,筏体里充满了气体,浪有多高,筏有多高,不会像救生艇一样被浪打翻,筏上还有伞形的尼龙布棚,可以抵御寒风的袭击,王墨林说:“咱们上救生筏吧!”靳湘启说:“不,救生筏上容不了那么多人,我不去。”靳湘启,这位一个月前才填完入党志愿书的好同志,在这危难的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如果他当时跳上救生筏,他是不会死的。王墨林跳上了这个救生筏,又把阎学军拉了上去,他们幸存下来了。

    刘学的遗体是从一条底朝天的救生艇下面找到的。他用一条绳子把自己的胳膊,拴在这条翻了的船上。平时,由于海上安全得不到保证,大家经常议论遇难以后怎么办。刘学总是说:“我就用绳子把自己拴上,免得老婆找不到尸体。”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