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航空母舰战斗群防空作战(1)(2/2)
《战神之首》作者:谢幕 2017-04-18 20:15
斯盾”舰承担防空任务,即“宙斯盾”舰拦截、干扰突破远程防空区的敌机和反舰导弹,并给近程防空区的各舰提供目标指示。单航空母舰战斗群内通常由2—4艘“宙斯盾”舰承担中程防空任务,防空舰以扇形或环形配置在航空母舰周围,并前出一定距离,在受敌空中威胁较大的方向上形成连续的对空抗击区域。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中“宙斯盾”舰包括“阿利 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两类舰分别装备了“标准”系统防空导弹。以装备“标准Ⅱ”防空导弹为例,其基本型射程为74千米,增程型射程为104千米,加上防空舰自身前出近16千米的距离,因此,装备“标准Ⅱ”防空导弹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中程防空区最边缘距航空母舰达120千米。以“宙斯盾”舰为主要兵力构成的中层防空区对于形成完整的对空防御体系、保证航空母舰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近程防空区
近程防空区是由航空母舰战斗群内各兵力装备的近程导弹、火炮和电子战设备,包括航空母舰自身在内的各舰艇提供“点防御”的区域。近程防空区是航空母舰战斗群最后一道防空区域,其任务是对穿越前两层防空区域、数量不多的空袭目标实施火力抗击或电子干扰。
在航空母舰战斗群近程防空区内,首先由普遍装备于航空母舰和各警戒舰只的近程防空导弹实施对空抗击,其射程为15千米。其次由航空母舰和各警戒舰均装备的多座“密集阵”近程反导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实施自卫抗击,其射程为3千米,以弥补近程防空导弹的近程死区。最后,由各舰艇以发射箔条干扰弹等方式实施自卫电子干扰,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敌导弹的命中概率。从上述近程防空武器的射程看,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近程防空区通常包括距离航空母舰战斗群外围警戒舰15千米以内的整个区域。
二、航空母舰战斗群如何应对“饱和攻击”
1975年,苏联海军在一次实弹演习中,在90秒钟内从水面舰艇、飞机和潜艇等武器平台向一个模拟的水面舰艇编队连续发**100多枚反舰导弹。苏联海军为什么要对一个模拟的水面舰艇编队如此大动干戈?原来,这次演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时任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所提出的“饱和攻击”作战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苏联十分重视各种类型的反舰导弹发展,其大力发展反舰导弹的目的是为了对付美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为了更有效地打击美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苏联海军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饱和攻击”的作战理论,即由水面舰艇、空中飞机和水下潜艇等多种类型的作战平台,在较短的时间由空中、水面和水下等多维空间,从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对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实施高密度的连续突击,迫使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防空系统处于难以应对的饱和状态,从而达到部分或少量反舰导弹突破防线、毁伤航空母舰战斗群的目的。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中“宙斯盾”舰包括“阿利 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两类舰分别装备了“标准”系统防空导弹。以装备“标准Ⅱ”防空导弹为例,其基本型射程为74千米,增程型射程为104千米,加上防空舰自身前出近16千米的距离,因此,装备“标准Ⅱ”防空导弹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中程防空区最边缘距航空母舰达120千米。以“宙斯盾”舰为主要兵力构成的中层防空区对于形成完整的对空防御体系、保证航空母舰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近程防空区
近程防空区是由航空母舰战斗群内各兵力装备的近程导弹、火炮和电子战设备,包括航空母舰自身在内的各舰艇提供“点防御”的区域。近程防空区是航空母舰战斗群最后一道防空区域,其任务是对穿越前两层防空区域、数量不多的空袭目标实施火力抗击或电子干扰。
在航空母舰战斗群近程防空区内,首先由普遍装备于航空母舰和各警戒舰只的近程防空导弹实施对空抗击,其射程为15千米。其次由航空母舰和各警戒舰均装备的多座“密集阵”近程反导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实施自卫抗击,其射程为3千米,以弥补近程防空导弹的近程死区。最后,由各舰艇以发射箔条干扰弹等方式实施自卫电子干扰,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敌导弹的命中概率。从上述近程防空武器的射程看,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近程防空区通常包括距离航空母舰战斗群外围警戒舰15千米以内的整个区域。
二、航空母舰战斗群如何应对“饱和攻击”
1975年,苏联海军在一次实弹演习中,在90秒钟内从水面舰艇、飞机和潜艇等武器平台向一个模拟的水面舰艇编队连续发**100多枚反舰导弹。苏联海军为什么要对一个模拟的水面舰艇编队如此大动干戈?原来,这次演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时任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所提出的“饱和攻击”作战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苏联十分重视各种类型的反舰导弹发展,其大力发展反舰导弹的目的是为了对付美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为了更有效地打击美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苏联海军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饱和攻击”的作战理论,即由水面舰艇、空中飞机和水下潜艇等多种类型的作战平台,在较短的时间由空中、水面和水下等多维空间,从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对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实施高密度的连续突击,迫使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防空系统处于难以应对的饱和状态,从而达到部分或少量反舰导弹突破防线、毁伤航空母舰战斗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