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朝鲜战争(2)(2/2)
《战神之首》作者:谢幕 2017-04-18 20:15
雷舰部署在仁川以西海域。美军共有318架舰载机,其作战任务是进行登陆前的预先航空火力准备,孤立仁川地区的朝鲜人民军,阻止朝鲜人民军主力向仁川增援。
登陆前,美航母出动舰载机一连数日在仁川港上空不断地进行空中照相侦察,搜集水文地理和天然障碍情报,查明朝鲜人民军的兵力部署、海防阵地构成和火力配系。9月5—13日,舰载机实施佯攻作战,对位于距仁川约80千米处的群山地区滩头阵地展开了频繁侦察和密集的预先航空火力准备,制造企图在该地大举登陆的假象,分散和转移了朝鲜人民军海岸防御的注意力和兵力,减轻了在仁川方向发起登陆作战的阻力。当舰艇抵近实施预先火力准备时,舰载机对岸上防御阵地进行全面的航空火力压制,以确保火力支援舰艇的安全。舰载机在空中还负责舰艇预先火力准备的射击校正。
9月5日,登陆战役开始。在登陆部队上陆时,第九十特混编队所属航空火力支援大队的护航航空母舰,出动舰载机对两个上陆滩头阵地实施连续的火力压制,近程支援海军陆战队在月尾岛登陆。然后,继续以空中火力支援配合地面作战。第七十七特混编队的航空母舰则出动300多架次舰载机,对仁川港周围40千米范围内的交通线进行不间断的突击,以阻止朝鲜人民军的增援行动。
在以航空母舰及其舰载机为核心的绝对海空优势的有效支援下,美军克服地形的不利因素,顺利实现了仁川登陆的战役企图,17日攻占永登浦,28日占领汉城(首尔),从而将朝鲜人民军的后方补给线拦腰斩断,使之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境地。美军因此获得战场主动权。
10月,美国“莱特”号航空母舰抵达战区,航母总数增加到7艘。10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抗击美国侵略。美国航母火速驶入日本海,出动舰载机轰炸鸭绿江大桥,企图阻止中国人民志愿军南进。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强大攻势迫使美军节节败退时,美国航母又急忙出动舰载机掩护地面部队向南撤退。此后,一直到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美国在日本海经常保持24艘航空母舰,在黄海经常保持1—2艘航空母舰,从未间断舰载机对朝鲜的攻击。
1951年4月30日,2艘航空母舰出动舰载机,使用鱼雷轰炸、破坏华川坝;7月5日,2艘航空母舰出动247架次舰载机,支援元山作战。
1952年4月13日,2艘航空母舰出动246架次舰载机,对清漳进行轰炸;5月23—24日,4艘航空母舰出动700架次舰载机,协同海军陆战队飞机一起轰炸水丰坝电厂;8月28日,5艘航空母舰出动1080架次舰载机,联合空军飞机一起大规模轰炸平壤;11月18日,2艘航空母舰出动舰载机攻击会宁。
1953年签署停战协定前10天,4艘航空母舰每天出动700余架次舰载机进行大规模轰炸。
除上述提到的7艘航空母舰之外,先后参加朝鲜战争的航空母舰还有:美国的“普林斯顿”号、“好人理查德”号、“埃塞克斯”号、“张伯伦”号、“奥里斯坎尼”号、“奇尔沙治”号、“巴丹”号、“拜罗考”号(护航航空母舰),英国的“光荣”号、“雅典王子”号,澳大利亚的“悉尼”号,共计18艘,其中护航航空母舰3艘。
登陆前,美航母出动舰载机一连数日在仁川港上空不断地进行空中照相侦察,搜集水文地理和天然障碍情报,查明朝鲜人民军的兵力部署、海防阵地构成和火力配系。9月5—13日,舰载机实施佯攻作战,对位于距仁川约80千米处的群山地区滩头阵地展开了频繁侦察和密集的预先航空火力准备,制造企图在该地大举登陆的假象,分散和转移了朝鲜人民军海岸防御的注意力和兵力,减轻了在仁川方向发起登陆作战的阻力。当舰艇抵近实施预先火力准备时,舰载机对岸上防御阵地进行全面的航空火力压制,以确保火力支援舰艇的安全。舰载机在空中还负责舰艇预先火力准备的射击校正。
9月5日,登陆战役开始。在登陆部队上陆时,第九十特混编队所属航空火力支援大队的护航航空母舰,出动舰载机对两个上陆滩头阵地实施连续的火力压制,近程支援海军陆战队在月尾岛登陆。然后,继续以空中火力支援配合地面作战。第七十七特混编队的航空母舰则出动300多架次舰载机,对仁川港周围40千米范围内的交通线进行不间断的突击,以阻止朝鲜人民军的增援行动。
在以航空母舰及其舰载机为核心的绝对海空优势的有效支援下,美军克服地形的不利因素,顺利实现了仁川登陆的战役企图,17日攻占永登浦,28日占领汉城(首尔),从而将朝鲜人民军的后方补给线拦腰斩断,使之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境地。美军因此获得战场主动权。
10月,美国“莱特”号航空母舰抵达战区,航母总数增加到7艘。10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抗击美国侵略。美国航母火速驶入日本海,出动舰载机轰炸鸭绿江大桥,企图阻止中国人民志愿军南进。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强大攻势迫使美军节节败退时,美国航母又急忙出动舰载机掩护地面部队向南撤退。此后,一直到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美国在日本海经常保持24艘航空母舰,在黄海经常保持1—2艘航空母舰,从未间断舰载机对朝鲜的攻击。
1951年4月30日,2艘航空母舰出动舰载机,使用鱼雷轰炸、破坏华川坝;7月5日,2艘航空母舰出动247架次舰载机,支援元山作战。
1952年4月13日,2艘航空母舰出动246架次舰载机,对清漳进行轰炸;5月23—24日,4艘航空母舰出动700架次舰载机,协同海军陆战队飞机一起轰炸水丰坝电厂;8月28日,5艘航空母舰出动1080架次舰载机,联合空军飞机一起大规模轰炸平壤;11月18日,2艘航空母舰出动舰载机攻击会宁。
1953年签署停战协定前10天,4艘航空母舰每天出动700余架次舰载机进行大规模轰炸。
除上述提到的7艘航空母舰之外,先后参加朝鲜战争的航空母舰还有:美国的“普林斯顿”号、“好人理查德”号、“埃塞克斯”号、“张伯伦”号、“奥里斯坎尼”号、“奇尔沙治”号、“巴丹”号、“拜罗考”号(护航航空母舰),英国的“光荣”号、“雅典王子”号,澳大利亚的“悉尼”号,共计18艘,其中护航航空母舰3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