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二战时期的日本海军航空母舰(1)(2/2)
《战神之首》作者:谢幕 2017-04-18 20:15
母改进计划包括“千岁”号、“千代田”号、“瑞穗”号和“日进”号(后两舰未实施);后者则包括9—10艘远洋客船,改造为“鹰”字号航母(实为7艘,“巴西丸”和“镰仓丸”在改造前即被击沉)。大战中期,又有“大凤”号正规航母和“信浓”号超级航母服役。至于1941年11月对美开战前夕《战时紧急建造计划》和中途岛战役后《改五计划》的15艘“云龙级”航母,只建成2艘(“天城”号及“葛城”号),另有3艘未完工。战争中日本海军航母损失惨重,至战争结束时,仅“凤翔”号、“龙凤”号、“葛城”号、“隼鹰”号仍处于漂浮状态,“阿苏”号、“笠置”号、“生驹”号、“伊吹”号四艘未成舰被弃置,“海鹰”号、“天城”号沉没于浅水中。各舰战后均被解体。
一、“凤翔”级航空母舰(Hosho Class)
在英国相继改造出4艘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后,日本闻讯也于1919年年底将横须贺浅野造船厂在建的“第7号特务舰”(给油舰)改造为航母,初名“龙飞”号,最终定名为“凤翔”号,号称“世界上第一艘专门建造的航空母舰”,1922年12月27日竣工。
由于带有试验性质,“凤翔”号的尺寸不是很大,标准排水量只有7470吨,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和前后两个机库,飞行甲板前1/3向下倾斜,最大航速25节,可随战列舰队一同行动。飞行甲板右舷设置有一个小型舰岛,3个可放倒的小型烟筒位于右舷,平时竖起,飞机起降作业时放倒。为用于水面交战,还安装了4门140mm炮。1924年9月“凤翔”编队第一舰队,其设计建造过程为日本的下一代航母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同年,该舰在改装中拆除了上层建筑,舰桥移至飞行甲板前端下方。
一、“凤翔”级航空母舰(Hosho Class)
在英国相继改造出4艘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后,日本闻讯也于1919年年底将横须贺浅野造船厂在建的“第7号特务舰”(给油舰)改造为航母,初名“龙飞”号,最终定名为“凤翔”号,号称“世界上第一艘专门建造的航空母舰”,1922年12月27日竣工。
由于带有试验性质,“凤翔”号的尺寸不是很大,标准排水量只有7470吨,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和前后两个机库,飞行甲板前1/3向下倾斜,最大航速25节,可随战列舰队一同行动。飞行甲板右舷设置有一个小型舰岛,3个可放倒的小型烟筒位于右舷,平时竖起,飞机起降作业时放倒。为用于水面交战,还安装了4门140mm炮。1924年9月“凤翔”编队第一舰队,其设计建造过程为日本的下一代航母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同年,该舰在改装中拆除了上层建筑,舰桥移至飞行甲板前端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