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二战时期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5)
《战神之首》作者:谢幕 2017-04-18 20:15
第一节 二战时期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5)
二战结束后,“突击者”号航空母舰曾短暂用于遣返前线部队的“魔毯”行动,随后于1946年10月18日退役,1947年出售解体。在美国海军战前已经服役的8艘航母中,只有“突击者”号、“萨拉托加”号与“企业”号航空母舰幸存到战后,其中“突击者”号航空母舰也是唯一的一艘没有与日本海军交过战的航空母舰。
“突击者” 号航空母舰系为纪念北美独立战争中担当侦察和游击战任务的突击者部队。该舰是美国海军中第九艘以“突击者”号航空母舰命名的军舰,第一代“突击者”号是由美国海军早期英雄约翰 保罗 琼斯指挥的18门炮纵帆船,1780年被英军俘获。此后数代“突击者”号均为不起眼的小船。第七代和第八代“突击者”号航空母舰同属于一战末期美国海军计划建造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前者(CC-5)在1917年12月改名为“宪法”号,后者(CC-4)原名“列克星敦”号。1957年美国建造的“CV-61”号大型航母(属“福莱斯特”级)也以“突击者” 号航空母舰命名。
四、“约克城”级舰队航空母舰
“约克城”级(Yorktown Class,CV-5)航空母舰充分吸收了之前美国改装、设计和建造航空母舰的所有经验,标准排水量19800英吨,航速32.5节。全长247米,开放式舰艏,具备长171米、两侧开口的双层开放式机库,载机量与“列克星敦”级相当。238米长的木制飞行甲板上安装前中后3部升降机,前端装有1台弹射器。为在紧急情况下尽快恢复战斗力,机库内还装有2台分别指向左右两舷的弹射器,必要时飞机可以直接自机库弹射起飞(1942年拆除)。舰桥、桅杆和烟囱一体化的岛式上层建筑位于右舷,竣工时即安装8门新型38倍径127mm高炮。尽管存在防护稍显薄弱,水下部分对鱼雷防御力不足等缺陷,“约克城”级还是与日本的“苍龙”级、英国的“皇家方舟”号一起被视为条约型航母中的佼佼者。
1937年9月“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服役,取代了届时退役的“兰利”号航空母舰,次年2号舰“企业”号航空母舰也加入现役。由于日本在1936年底退出裁军谈判并开始建造2艘“翔鹤”级航母,美国海军又追加了一艘“约克城”级的预算,即1939年开工的“大黄蜂”号。后者建成时已是1941年10月,两个月后太平洋战争即告爆发。当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战结束后,“突击者”号航空母舰曾短暂用于遣返前线部队的“魔毯”行动,随后于1946年10月18日退役,1947年出售解体。在美国海军战前已经服役的8艘航母中,只有“突击者”号、“萨拉托加”号与“企业”号航空母舰幸存到战后,其中“突击者”号航空母舰也是唯一的一艘没有与日本海军交过战的航空母舰。
“突击者” 号航空母舰系为纪念北美独立战争中担当侦察和游击战任务的突击者部队。该舰是美国海军中第九艘以“突击者”号航空母舰命名的军舰,第一代“突击者”号是由美国海军早期英雄约翰 保罗 琼斯指挥的18门炮纵帆船,1780年被英军俘获。此后数代“突击者”号均为不起眼的小船。第七代和第八代“突击者”号航空母舰同属于一战末期美国海军计划建造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前者(CC-5)在1917年12月改名为“宪法”号,后者(CC-4)原名“列克星敦”号。1957年美国建造的“CV-61”号大型航母(属“福莱斯特”级)也以“突击者” 号航空母舰命名。
四、“约克城”级舰队航空母舰
“约克城”级(Yorktown Class,CV-5)航空母舰充分吸收了之前美国改装、设计和建造航空母舰的所有经验,标准排水量19800英吨,航速32.5节。全长247米,开放式舰艏,具备长171米、两侧开口的双层开放式机库,载机量与“列克星敦”级相当。238米长的木制飞行甲板上安装前中后3部升降机,前端装有1台弹射器。为在紧急情况下尽快恢复战斗力,机库内还装有2台分别指向左右两舷的弹射器,必要时飞机可以直接自机库弹射起飞(1942年拆除)。舰桥、桅杆和烟囱一体化的岛式上层建筑位于右舷,竣工时即安装8门新型38倍径127mm高炮。尽管存在防护稍显薄弱,水下部分对鱼雷防御力不足等缺陷,“约克城”级还是与日本的“苍龙”级、英国的“皇家方舟”号一起被视为条约型航母中的佼佼者。
1937年9月“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服役,取代了届时退役的“兰利”号航空母舰,次年2号舰“企业”号航空母舰也加入现役。由于日本在1936年底退出裁军谈判并开始建造2艘“翔鹤”级航母,美国海军又追加了一艘“约克城”级的预算,即1939年开工的“大黄蜂”号。后者建成时已是1941年10月,两个月后太平洋战争即告爆发。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