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战神之首章节目录 > 第六节 航空母舰的诞生与发展(17)

第六节 航空母舰的诞生与发展(17)(2/2)

战神之首作者:谢幕 2017-04-18 20:15
三层起飞甲板,并按照常规思路进行了改装,“赤城”号航母改建了一个左舷岛型上层建筑。该项改建基于以下设想:“赤城”号和“加贺”号航母可与“飞龙”号和“苍龙”号一起,以一种方形阵列进行作战。当时,在“飞龙”号交付使用之前,“赤城”号和“加贺”号的现代化升级已经完成,因此,这种方案的缺点并没有暴露出来。但有关降落试验表明,这种方案并不实用,但到了此时,采取任何补救措施都为时已晚。

    接下来,日本建造的另外两艘航空母舰就排除了这些问题。根据1937年日本“舰队补充计划”而建造的“祥鹤”号和“瑞凤”号航母并不受到《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其标准排水量26087吨(25675长吨),搭载72架舰载机,航速达34节。由于日本轻型航母舰载机能够借助甲板上的风力进行起飞,所以,该两艘航母均未安装弹射器,但安装了11条拦阻索,其中3条位于防撞护栏前部,8条位于防撞护栏尾部。此外,航母上建有2个机库和3个升降机(1个位于中心线,另外2个分别位于左舷和右舷)。由于借鉴了“飞龙”号航母的经验,设计者们还分别为两艘航母建造了一个小型右舷岛型上层建筑,放弃了在航母两侧建造烟囱的计划,取而代之的是两个弯曲的右舷排烟烟道。

    从许多方面来看,“祥鹤”号和“瑞凤”号都是当时日本最好的航母,它们为后来的航母设计奠定了基础。与“龙骧”号航母一样,这两艘航母的干舷(吃水线以上的船身)都很高,因此舰艏都比较干燥。它们还分别在船艏装配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型“O”形水听器,专门用于探测潜艇。“祥鹤”和“瑞凤”号的防御性武器系统也很强大:8对新型“89型”12.7厘米(5英寸)口径双管防空炮塔,12挺用于近距离防御的25mm(1英寸)口径三管轻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