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航空母舰的诞生与发展(5)(2/2)
《战神之首》作者:谢幕 2017-04-18 20:15
轮被改建成一艘航空母舰,而且被重新命名为“百眼巨人”号,并于1917年末下水。新建成的“百眼巨人”号的飞行甲板长550英尺(140米)、宽68英尺(20.73米),船体净重14450吨,船身总长565英尺(172.5米)。为了清除飞行甲板上的所有障碍,船上的海图室被安装在升降机上,这样海图室在飞机起降时就可以随着升降机降落到甲板下面。船上的废气用管子引流到船体后方,最后从船尾排放出去。“百眼巨人”号扁平的外表为它赢得了“熨斗”的绰号。
第一架专门设计用来携带鱼雷,而且可以从航母上起飞的飞机,在“百眼巨人”号竣工时,就已经做好了飞行的准备,这种飞机命名为“索普威思杜鹃”。1918年11月,也就是“百眼巨人”号建成的一个月之后,鱼雷飞机的一支中队就登上了这艘舰。但是,还没等“百眼巨人”号证明自己在战斗中的价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
从1916年6月开始,“报复”号被用作轻型巡洋舰,而且被重新命名为“卡文迪什”号(Cavendish)。“卡文迪什”号于1918年1月下水,并且在1918年10月被建成一艘航空母舰,其外形与“暴怒”号相似,起飞甲板和着陆甲板被巡洋舰的上层建筑隔开。起了新名字,改建了新构造的“卡文迪什”号被官方指定为“具有航空母舰装备的轻型巡洋舰”。它的排水量为9750吨,船身全长605英尺(184.41米),测试时的航速为29节(53.71千米/小时)。“报复”号的容量被定为搭载6架陆上飞机,船上装备了4门7.5英寸(190.5mm)的火炮、几门更小的火炮,还有6具鱼雷发射管。“报复”号作为一艘航空母舰并不成功,因此在1923—1925年期间被改造成一艘巡洋舰。
第一架专门设计用来携带鱼雷,而且可以从航母上起飞的飞机,在“百眼巨人”号竣工时,就已经做好了飞行的准备,这种飞机命名为“索普威思杜鹃”。1918年11月,也就是“百眼巨人”号建成的一个月之后,鱼雷飞机的一支中队就登上了这艘舰。但是,还没等“百眼巨人”号证明自己在战斗中的价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
从1916年6月开始,“报复”号被用作轻型巡洋舰,而且被重新命名为“卡文迪什”号(Cavendish)。“卡文迪什”号于1918年1月下水,并且在1918年10月被建成一艘航空母舰,其外形与“暴怒”号相似,起飞甲板和着陆甲板被巡洋舰的上层建筑隔开。起了新名字,改建了新构造的“卡文迪什”号被官方指定为“具有航空母舰装备的轻型巡洋舰”。它的排水量为9750吨,船身全长605英尺(184.41米),测试时的航速为29节(53.71千米/小时)。“报复”号的容量被定为搭载6架陆上飞机,船上装备了4门7.5英寸(190.5mm)的火炮、几门更小的火炮,还有6具鱼雷发射管。“报复”号作为一艘航空母舰并不成功,因此在1923—1925年期间被改造成一艘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