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2030中国章节目录 > 第七章 绿色中国(1)

第七章 绿色中国(1)(2/2)

2030中国作者:胡鞍钢 鄢一龙 魏星 2017-04-18 19:48
;排放了占世界20%的二氧化碳、151%的甲烷、150%的氯化氮,也均居世界第一位。能源数据根据国际能源组织2010年的数据库;其他数据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指标》,165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329%,氮氧化物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207%,颗粒物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335%,也均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荒漠化土地比例达到273%,近4亿人口受到影响;水土流失面积达到38%,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土壤50亿吨;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遗传多样性都受到威胁,各类生物物种受威胁比例在20%~40%之间。参见中国科学院生态与环境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生态与环境科技发展路线图》, 67~69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首次明确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7月4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5年9月28日**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力争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改善。,积极应对各种生态环境挑战,到“十一五”时期,我国已经出现局部生态盈余,森林面积不断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根据环境保护部提供的数据,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由2005年的41%提高到57%;全国城市空气环境二氧化硫年均浓度比2005年下降17%;地级以上城市达到或优于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比例明显提升,达796%;全国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5%以上(见环境保护部网站)。未来20年,中国如何在资源、能源、环境、气候变化四个硬约束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中国如何由局部生态盈余转向全面生态盈余?中国如何实现绿色现代化,为人类作出绿色贡献?

    未来20年,中国将从局部的生态盈余向全面的生态盈余转变,这将根本性扭转中国长期以来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突出表现为:第一是生态环境发生重大改善,煤炭消耗总量达到顶峰,与经济增长脱钩;第二是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水资源消耗总量与经济增长脱钩;第三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下降,进而排放量与经济增长脱钩;第四是耕地面积基本不变,18亿亩红线得以坚守; 第五是生态退化面积下降,包括水土流失面积,沙漠化、石漠化的面积下降,植被破坏下降;第六是环境质量全面好转,形成天蓝、水碧、山青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