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共同富裕社会(7)(2/2)
《2030中国》作者:胡鞍钢 鄢一龙 魏星 2017-04-18 19:48
〖1〗专栏6—1 重庆探路共同富裕(2011)〖1〗重庆是中国典型的发展不平衡的省份,区域、城乡、人群三大差距矛盾突出。“两翼”还有14个国家级贫困县,1 600多个贫困村; 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城乡收入差距为33∶1;重庆基尼系数为042,城乡低保人口170多万。
2011年7月**重庆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决定,把缩小三个差距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走民生路、念共富经,努力促进共同富裕。
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到 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与居民收入同步倍增,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圈翼”发展差距缩小到2∶1左右,基尼系数缩小到035左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制定了努力实现充分就业,鼓励创业富民,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发挥国企调节作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区县发展和扶贫开发等12条重点举措。
重庆的探索和经验具有全国意义,将为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提供一个“范本”。
资料来源:重庆市政府网,见。
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既有别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也有别于其他发展中人口大国从二元、三元或四元到一元的转型道路。换言之,在中国所呈现的四元经济社会结构本身就是十分独特的,因而未来演变也是十分独特的,它的基本方向就是城乡一体化、城市内部一体化、农村内部一体化,即经济社会一体化、趋同化和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