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一寸山河一寸血3·落日孤城章节目录 > 第二十章 哪里才是我的彼岸(3)

第二十章 哪里才是我的彼岸(3)

一寸山河一寸血3·落日孤城作者:关河五十州 2017-04-18 19:36
    第二十章 哪里才是我的彼岸(3)

    这个时候,萧振瀛一定是暗暗地松了口气。

    张自忠禀性纯正,过去受人利用,一时迷途,如今既知错能改,则一切犹可转圜。

    更重要的是,萧振瀛了解他这位兄弟的军事才能,眼下正值多事之秋,急需抗倭良将,岂可不为国家惜此人才。

    但他同时也知道,张自忠犯的过不是一般的过,事情要想有所转机,非常之难。

    当时即将受到处分的29军将领一共有两个,除了张自忠,还有刘汝明。

    处分张自忠,缘于丢失平津,处分刘汝明,则是因为后者是张家口失陷的主要责任人。

    都是丢城失地,但程度上有很大不同。后来南京政府的处分令上也说得非常明确,张自忠是“放弃责任”,而刘汝明只是“抗战不力”,因此,刘汝明罪责较轻,最后仅为“撤职留任”。

    然而哪怕再难,萧振瀛也会去做。

    他现在没有别的凭借,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对兄弟对朋友的一片苦心孤诣以及纵横捭阖的聪明才智。

    趁政府的处分令还没下达,萧振瀛急赴南京,以便在那个最重要的人——“蒋委员长”面前为之说情。

    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张自忠自己也得想办法。

    虽然萧振瀛没有在回忆中提及,但很显然,从这时候起,他已经开始给张自忠支招了,教他下面如何一步步去做,否则的话,很难想象,本来在交际言辞方面素不擅长的张自忠之后会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指哪儿打哪儿,而且皆切中要害。

    萧振瀛走后,张自忠即前去求见韩复榘。

    这恐怕是萧振瀛要他去见的第一人,这个人虽然之前已经无情地拒绝了见面请求,但又非见不可。

    因为张自忠的事,光靠萧振瀛自己在蒋介石面前说情是不够的,内部外围都还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游说声浪,而最重者,乃在于借助老西北军的团体人脉。

    韩复榘这里,是一个突破口。

    如果把张自忠换成宋哲元,后者在吃了闭门羹后,是无论如何不肯再上门的,就像老西北军落败时,他已经走到太原还不愿去求阎老西一样。

    张自忠去自然也是硬着头皮,但即使萧振瀛不讲,他也明白,如今真的只能自己救自己了。

    在山东省政府门前报上名姓后,副官即进去通报。照理,这时候张自忠只能在门外等待,然而谁都知道,这种等待将注定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张自忠跟在副官**后面就走了进去。

    很不礼貌,但没有办法。

    老远就听到韩复榘在屋里高声嚷嚷,还是那一套:搞卖国勾当的人,我跟他有什么话好说?

    话很难听,可是再难听也得听着,张自忠鼓起勇气,接上话茬,大声应道:向方(韩复榘的字),是我。

    韩复榘没想到张自忠会直接闯进来,避无可避,但仍然不想给对方面子。

    你卖你的国,咱们之间没什么可谈的。

    那语气,仿佛之前两人从不认识,现在则一个是超级汉奸,一个是民族英雄,泾渭分明,势不两立。

    张自忠平心静气地说:不是我要卖国。

    一听此话,韩复榘停住了脚步,从鼻子里嗤了一声。

    如此说来,难道是我韩某教你卖国的?

    张自忠从怀里取出那份宋哲元当年给他的手令。

    韩复榘一看就看出了问题,他惊讶地发现这是宋哲元的亲笔手令,根据这份手令,“政委会委员长”等职务都是宋哲元本人亲自交授张自忠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宋哲元很可能要为此担责,而张自忠没有责任。

    由此是不是也可做一判断,即张自忠也许很快就会官复原职,未来前途仍然不可限量,现在对他这种态度,就等于以后自找麻烦了。

    很多人都以为韩复榘是草莽将军,其实这是把他与另一个山东的狗肉将军张宗昌给弄混了。

    张宗昌也许很草包,韩复榘却绝不草包,不然的话,你能想象他一个大老粗,会极力推崇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并将山东造就成为“乡村建设模范省”吗?

    这人机灵着呢,也很会借机行事。

    立刻,他就又换了副嘴脸,开始痛骂宋哲元。

    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