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台儿庄侧背运动战(7)(2/2)
《鏖兵台儿庄》作者:韩信夫 2017-04-18 19:32
一联队(缺一个大队),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缺一部分),步兵第四十二联队之一个大队,野炮兵第五联队主力(2个大队基干),山炮兵一个中队。坂本支队于3月5日攻占汤头镇,随后攻击临沂,因受我军抵抗,未能取得进展。3月27日起,坂本支队攻击临沂城,占领了临沂城周围的村庄,由于受到我军的顽强抵抗,直到29日尚未能攻占临沂城。日军第二军因第十师团濑谷支队方面战况紧迫,于3月29日下令第五师团援救濑谷大队。板垣师团长遂令坂本支队暂停进攻临沂,往援濑谷支队。坂本支队长在临沂附近留下两个步兵大队,率支队主力(步兵4个大队、野炮2个大队为基干),从29日夜开始自临沂撤兵南下,旋于向城附近与汤军团相遇。坂本支队以向城为据点,增援濑谷支队。向城至临沂60公里,距峄县37公里,是临沂通往台儿庄的必经之地。向城四周有土圩,圩内有五六百户居民,圩外环河,河畔多树。鲁南乡间,桃杏成林,柳树尤多,春二三月,向城景色,可于“株株桃杏呈笑靥,树树杨柳舞腰纤”两句诗中尽其美妙。向城在历史上为一古城,是古向国的首都,莒侯**诸侯于向就在这里。因为向城紧扼公路要冲,地理位置重要,日军在这里及圩外两个村子,留下了几百名驻军。
汤恩伯军团长根据李团长、王军长两方面的报告,判断由临沂窜至向城、邵家庄一带的日军共计3000人以上,威胁军团左侧背,而台枣支线上日军第十师团濑谷支队在官庄、兰成店支线,从右侧背对军团构成威胁。汤军团左右两侧背受敌,夹在坂本支队与濑谷支队之间,相隔仅30公里,假使敌由两面对进,则相对的会合点便不足15公里了,而我军团、军、师指挥机关所在地,恰好都在这些会合点上,随时可能遭受敌炮火的打击,如坐视这种情形发展,就只须三四小时,便会感到因日军合围而陷入深刻的危机。为了争取会战的胜利,汤恩伯将军经过缜密考虑后,采取断然处置,决心转用兵力,转变成有利的态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神速行动,把我军的兵力一律由内线转为外线,由被动转为主动,变包围为反包围,变不利为有利的态势,将日军主力和一部都纳入汤军团的包围圈之内,一举将敌席卷于台儿庄附近,与孙集团协同歼灭之。
汤恩伯将军下此决心时,曾同关麟征军长商量,关将军不仅同意其卓见,而且明白表示,他愿竭诚拥护这一决策到底。
同日下午3时半,汤恩伯军团长下达命令,其要旨如下:
一、由临沂南进之敌步骑兵三千余,炮二十余门,战车十余辆,有援台儿庄附近之敌,威胁本军团侧背之模样,其主力已到向城、作字沟附近,其先头一部,已与我第四师于爱曲附近激战。
汤恩伯军团长根据李团长、王军长两方面的报告,判断由临沂窜至向城、邵家庄一带的日军共计3000人以上,威胁军团左侧背,而台枣支线上日军第十师团濑谷支队在官庄、兰成店支线,从右侧背对军团构成威胁。汤军团左右两侧背受敌,夹在坂本支队与濑谷支队之间,相隔仅30公里,假使敌由两面对进,则相对的会合点便不足15公里了,而我军团、军、师指挥机关所在地,恰好都在这些会合点上,随时可能遭受敌炮火的打击,如坐视这种情形发展,就只须三四小时,便会感到因日军合围而陷入深刻的危机。为了争取会战的胜利,汤恩伯将军经过缜密考虑后,采取断然处置,决心转用兵力,转变成有利的态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神速行动,把我军的兵力一律由内线转为外线,由被动转为主动,变包围为反包围,变不利为有利的态势,将日军主力和一部都纳入汤军团的包围圈之内,一举将敌席卷于台儿庄附近,与孙集团协同歼灭之。
汤恩伯将军下此决心时,曾同关麟征军长商量,关将军不仅同意其卓见,而且明白表示,他愿竭诚拥护这一决策到底。
同日下午3时半,汤恩伯军团长下达命令,其要旨如下:
一、由临沂南进之敌步骑兵三千余,炮二十余门,战车十余辆,有援台儿庄附近之敌,威胁本军团侧背之模样,其主力已到向城、作字沟附近,其先头一部,已与我第四师于爱曲附近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