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戊午三子以卵击石命忧 小知也僧雪中送炭灾消(1)(2/2)
《大明名相徐阶传》作者:沈敖大,沈依云 2017-04-18 19:29
于宣府,其子沈襄充边。
严嵩父子欣喜之余,便把杨顺的儿子提拔为锦衣卫千户,路楷呢,说是等待时机安排为五品官。
杨顺、路楷建了如此大功,就这么点厚报吗?莫非严公子还不满意?于是,升官心切的杨顺、路楷又逮捕了沈鍊的两个儿子,一顿棍棒将他们打死,又把已充边的沈襄抓回,进行拷打。幸好此时,刑部给事中吴时来上奏朝廷,弹劾许论、杨顺、路楷贪污受贿、守边无策,以致“寇势猖狂,城堡尽破”,百姓“死者以三千计”。这一次,严嵩又救不了,杨顺、路楷被逮,许论削职为民。沈襄逃过一死。
沈鍊无辜被斩,二子酷刑致死,引起了朝中大臣共愤。但是,自从李本受严嵩唆使,借考察为名,罢黜了三十八名科道官以后,不肯依附严嵩的言官几乎被排斥一空,谁还敢挺身而出主张正义呢?此时跳出了三个人,史称“戊午三子”,向虎口探脑袋过来。
说起“戊午三子”,那就是吴时来、张翀、董传策三位。三人几乎同时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弹劾严嵩,这年是戊午年,所以史称吴、张、董三位为“戊午三子”。
这刑部三子,重友情,有气节,讲义气,豪放倜傥,他们对官场的**,颇为痛心;对天下百姓的痛苦,十分同情。吴时来弹劾许论、杨顺、路楷,一举把严嵩的三个党羽拉下马来,自然十分兴奋。兴奋之余,他又想,此三人不过是爪牙,首恶严嵩仍安然无恙,便乘胜追击。此年三月,吴时来上书弹劾严嵩,称“陛下震怒”逮治许、杨、路三人,“人心莫不称快”。但是,边臣搜刮军饷,贿赂执政大臣有罪;而执政大臣受贿,与之狼狈为奸,同样有罪。奏章中列举了严嵩祸国殃民的事例,如官员升降一手包办;严世蕃竟潜入西苑内阁值班室,批复六部百司的奏章;严世蕃由此招权示威,指挥大臣,奴视将帅;大肆贪赃枉法,财货堆积如山;**要官之人剥民膏以赠严氏,攫官帑以送权门。
严嵩父子欣喜之余,便把杨顺的儿子提拔为锦衣卫千户,路楷呢,说是等待时机安排为五品官。
杨顺、路楷建了如此大功,就这么点厚报吗?莫非严公子还不满意?于是,升官心切的杨顺、路楷又逮捕了沈鍊的两个儿子,一顿棍棒将他们打死,又把已充边的沈襄抓回,进行拷打。幸好此时,刑部给事中吴时来上奏朝廷,弹劾许论、杨顺、路楷贪污受贿、守边无策,以致“寇势猖狂,城堡尽破”,百姓“死者以三千计”。这一次,严嵩又救不了,杨顺、路楷被逮,许论削职为民。沈襄逃过一死。
沈鍊无辜被斩,二子酷刑致死,引起了朝中大臣共愤。但是,自从李本受严嵩唆使,借考察为名,罢黜了三十八名科道官以后,不肯依附严嵩的言官几乎被排斥一空,谁还敢挺身而出主张正义呢?此时跳出了三个人,史称“戊午三子”,向虎口探脑袋过来。
说起“戊午三子”,那就是吴时来、张翀、董传策三位。三人几乎同时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弹劾严嵩,这年是戊午年,所以史称吴、张、董三位为“戊午三子”。
这刑部三子,重友情,有气节,讲义气,豪放倜傥,他们对官场的**,颇为痛心;对天下百姓的痛苦,十分同情。吴时来弹劾许论、杨顺、路楷,一举把严嵩的三个党羽拉下马来,自然十分兴奋。兴奋之余,他又想,此三人不过是爪牙,首恶严嵩仍安然无恙,便乘胜追击。此年三月,吴时来上书弹劾严嵩,称“陛下震怒”逮治许、杨、路三人,“人心莫不称快”。但是,边臣搜刮军饷,贿赂执政大臣有罪;而执政大臣受贿,与之狼狈为奸,同样有罪。奏章中列举了严嵩祸国殃民的事例,如官员升降一手包办;严世蕃竟潜入西苑内阁值班室,批复六部百司的奏章;严世蕃由此招权示威,指挥大臣,奴视将帅;大肆贪赃枉法,财货堆积如山;**要官之人剥民膏以赠严氏,攫官帑以送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