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弹章连篇权臣变本加厉 积聚能量贤良志存高远(6)(2/2)
《大明名相徐阶传》作者:沈敖大,沈依云 2017-04-18 19:29
繁了依然笑着,说:
“既是皇上圣裁,何必多此一问下官明白了。”这话也有玄机,“下官明白了”,明白什么?严老儿你自个儿去思考吧。话说那为杨继盛收尸并办了丧事的杨豫孙,是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的进士,眼下居官中书舍人。此人是华亭县广富林人士,为人正派,有权变,且对权势熏天的严嵩父子没有什么好感。杨继盛之死让他彻底看穿了严嵩。他也是一个伺机想扳倒严嵩的人,他与徐阶这两个松江人,为除国贼,终于走到了一起。不过此番为杨继盛收尸办丧事,徐阶并无任何暗示,完全是杨豫孙出于义愤。西苑值班室的对话,没有一点儿剑拔弩张的气氛,倒好像是两个高手在玩推手,使的都是绵里藏针的功夫。严嵩对徐阶自然是更警惕。而徐阶呢,也弄明白了,自己正是严嵩下一个目标,深思熟虑之后,徐阶施出了一套连环计。
穿上盔甲,保护自己,徐阶开始布局。
徐阶的布局是:取信嘉靖,迷惑严嵩,筹边谋兵。
为保己身,最大的保险就是取得皇帝的信任,为此徐阶更热衷于为嘉靖撰写青词。徐阶公务繁忙,分不开身,撰写青词就请杨豫孙代劳。青词撰写得越精,嘉靖越欢心;与此同时,徐阶显示才智,努力破解嘉靖的手谕哑谜。嘉靖常会出些难题,用手谕的形式让身边的大臣解答,以掂量大臣的智商。严嵩有个智囊就是儿子严世蕃,揣摩嘉靖心思十拿九稳。徐阶穷起直追,全力破解,希望取得嘉靖信任,但有两次也差点儿砸锅。
“既是皇上圣裁,何必多此一问下官明白了。”这话也有玄机,“下官明白了”,明白什么?严老儿你自个儿去思考吧。话说那为杨继盛收尸并办了丧事的杨豫孙,是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的进士,眼下居官中书舍人。此人是华亭县广富林人士,为人正派,有权变,且对权势熏天的严嵩父子没有什么好感。杨继盛之死让他彻底看穿了严嵩。他也是一个伺机想扳倒严嵩的人,他与徐阶这两个松江人,为除国贼,终于走到了一起。不过此番为杨继盛收尸办丧事,徐阶并无任何暗示,完全是杨豫孙出于义愤。西苑值班室的对话,没有一点儿剑拔弩张的气氛,倒好像是两个高手在玩推手,使的都是绵里藏针的功夫。严嵩对徐阶自然是更警惕。而徐阶呢,也弄明白了,自己正是严嵩下一个目标,深思熟虑之后,徐阶施出了一套连环计。
穿上盔甲,保护自己,徐阶开始布局。
徐阶的布局是:取信嘉靖,迷惑严嵩,筹边谋兵。
为保己身,最大的保险就是取得皇帝的信任,为此徐阶更热衷于为嘉靖撰写青词。徐阶公务繁忙,分不开身,撰写青词就请杨豫孙代劳。青词撰写得越精,嘉靖越欢心;与此同时,徐阶显示才智,努力破解嘉靖的手谕哑谜。嘉靖常会出些难题,用手谕的形式让身边的大臣解答,以掂量大臣的智商。严嵩有个智囊就是儿子严世蕃,揣摩嘉靖心思十拿九稳。徐阶穷起直追,全力破解,希望取得嘉靖信任,但有两次也差点儿砸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