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历史的玄机章节目录 > 魏忠贤——从草根到九千岁(3)

魏忠贤——从草根到九千岁(3)(2/2)

历史的玄机作者:常桦,岳卫平 2017-04-18 19:25
势力。所以御史毕佐周、刘兰上疏,建议熹宗将客氏遣送出宫。但熹宗很迷恋客氏,他以皇后年纪尚幼,需要客氏照料为由拒绝了东林党人的建议。但由于大多数官员一再上疏,熹宗无奈,便将客氏送出宫,但没过多久又派人将其接了回来。这就使东林党人拆散魏忠贤和客氏的计划失败了。魏忠贤因此对东林党人怀恨在心。

    天启四年(1624年)初,以御史李应升为首的众位大臣先后上疏,共同揭发魏忠贤犯下的种种罪行。可是熹宗却没有看到大臣们的奏章,因为所有的奏章都需先由魏忠贤过目后转呈熹宗。魏忠贤发现有弹劾自己的奏章便扣留下来,然后以熹宗的名义责备朝中大臣。天启四年三月,魏忠贤指使党羽给事中傅樾和自己的外甥傅应星向熹宗诬告汪文言。熹宗偏听偏信,将汪文言捉拿下狱,交掌镇抚司刘侨审理。最后汪文言遭到廷杖,并被革职。魏忠贤认为刘侨对汪文言的处罚太轻,一怒之下将刘侨革职,把自己的心腹之一许显纯推到了掌镇抚司的职务上。

    天启四年六月,副都御史杨涟见魏忠贤无法无天,非常愤慨。杨涟将魏忠贤的所作所为整理成24条罪状,冒着生命危险上奏熹宗。奏章中写道:“其罪一,魏忠贤原本是市井无赖,中年净身进入宫中,在博取皇上信任后,擅权乱政,破坏祖宗的内阁票拟制度。其罪二,为了翦除异己,魏忠贤指使党羽孙杰陷害顾命大臣刘一燎、周嘉谟,导致二人离位。皇上因此落下了驱逐先朝老臣的罪名。其罪三,魏忠贤赏罚不明,颠倒是非,排斥公正无私的忠臣孙慎行、邹元标;袒护制造混乱的方从哲……上述所言句句属实,只是皇上左右的人畏惧阉贼的权势不敢上奏;外廷百官静观事态发展也无人上奏。虽然有人揭发阉贼的罪行,但客氏又在皇上面前为他开脱,致使无法无天的阉贼依然我行我素。如今阉贼依托门墙,宫中府中大事小事,无一不是忠贤专擅。宫廷之内都只知道有忠贤,不知有皇上。皇上的尊严何在?皇上年富力强,岂能受制于宦官小人?请皇上召集文武百官,将其严惩,以正国法,并将客氏遣出皇宫,以清除隐患。若能为国除此大害,臣就算一死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