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民间习俗(6)(2/2)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作者:诸葛文 2017-04-18 19:14
”。当铁拐李来到这户人家,心想这家人什么吃的都没有,太贫穷了,于是上报给天庭,来年就很顺利,发了财。后来邻居也知道了这事,皆纷纷效仿。再后来铁拐李见家家都关着门吃年饭,便不再到人间来讨饭察贫富了。可是关着大门吃年饭的习惯,却在世间流传了下来。
在除夕吃丰盛的晚餐,是为了辞年。俗话叫做“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辞岁之风自晋朝以来就很盛行,大年夜里讲究骨肉团聚,儿孙绕膝。一家子灯红酒绿,叙说团圆。吃完年夜饭后,话话家常,接着就是守岁。西晋周处《风土志》上说:“除夕夜,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守岁也有很多趣事。孟浩然写道:“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杜甫也写:“守岁阿戎家,椒盘以颂花。”
明朝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东内外》记载:“家长幼毕拜,已,各自拜,曰辞岁。已,藂坐食饮,曰守岁。”可见过年的礼俗还有很多。俗话说,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在吃的方面通常还有馄饨、饺子、年糕、元宵等等。
除夕夜守岁习俗:
馈岁、别岁、分岁、守岁为何意?
苏轼曾于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作《馈岁》、《别岁》、《守岁》诗各一首,描写旧时过除夕的感受。其中《馈岁》为: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寘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贪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在诗的后面题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於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馈岁》。
馈岁指的是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明清也大量记载了馈岁风俗。当时馈岁又叫送节、馈节、送年。在除夕前数日,亲戚朋友要互送礼品,物薄而情厚。大体而言,南部称“馈岁”,中北部称“送年”。“馈岁”礼俗,到近现代就演变为拜年的风气。
别岁,在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九,这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苏轼《别岁》诗: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东邻酒初熟,西舍彘亦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在除夕吃丰盛的晚餐,是为了辞年。俗话叫做“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辞岁之风自晋朝以来就很盛行,大年夜里讲究骨肉团聚,儿孙绕膝。一家子灯红酒绿,叙说团圆。吃完年夜饭后,话话家常,接着就是守岁。西晋周处《风土志》上说:“除夕夜,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守岁也有很多趣事。孟浩然写道:“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杜甫也写:“守岁阿戎家,椒盘以颂花。”
明朝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东内外》记载:“家长幼毕拜,已,各自拜,曰辞岁。已,藂坐食饮,曰守岁。”可见过年的礼俗还有很多。俗话说,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在吃的方面通常还有馄饨、饺子、年糕、元宵等等。
除夕夜守岁习俗:
馈岁、别岁、分岁、守岁为何意?
苏轼曾于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作《馈岁》、《别岁》、《守岁》诗各一首,描写旧时过除夕的感受。其中《馈岁》为: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
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
寘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
贪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
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在诗的后面题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於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馈岁》。
馈岁指的是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明清也大量记载了馈岁风俗。当时馈岁又叫送节、馈节、送年。在除夕前数日,亲戚朋友要互送礼品,物薄而情厚。大体而言,南部称“馈岁”,中北部称“送年”。“馈岁”礼俗,到近现代就演变为拜年的风气。
别岁,在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九,这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苏轼《别岁》诗: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东邻酒初熟,西舍彘亦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