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开封青云路(7)
《如果这是宋史3》作者:高天流云 2017-04-18 19:09
第十五章 开封青云路(7)
一生尊而不贵,贵而无威,只是一具锦缎包裹、彩绣辉煌的神像,就算在丈夫死后,都得低头做人,任劳任怨。
不知道看到这样的皇后,是不是还有女孩儿为王子、皇帝怀春呢?
答案是有,至少还有前皇后郭氏。这就是她为什么要提那个条件的理由,一乘小轿秘密地接进宫去,这是偷情,还是怀旧?无论哪一样都像针一样扎着她的心灵,那本来都是她的,现在居然要像个贼去偷!
她还是错了,这个女人是**型的,头脑一热,就只奔着自己的目标直线杀了过去,从来不看周边还有些什么。就像当初那个耳光一样,忽略了离得太近的丈夫,这时她把问题仍然看得太简单。她忘了皇宫是个森严寂寞的地方,宫女太监们唯一的消遣就是刺激性的小道消息。她要求复位的消息就像一股疾速流淌的暗流,从她的长宁宫瞬息之间就流到了信息终端。
准确无误,那个上次对她落井下石的人的耳朵里――大太监阎文应。紧接着消息外传,转递给了中书省里的主人,首相吕夷简。
谁犯罪谁受益,谁得利谁提防。这个女人一旦重新成为皇后,终有一天会反攻倒算。那还等什么,接下来所发生的事在宋朝的正史中被列为“怀疑”,几件事连续发生,没法证明到底是谁做的,可是干脆利落,烦恼和痛苦都不见了,所有的人都得到了解脱。
事发顺序如下――
1,年底十二月,赵祯按惯例出宫到南郊举行郊祀大典;
2,长宁宫里的郭皇后突然生病;
3,阎文应带御药院的医官去看病;
4,几天之后郭皇后暴亡;
5,御药院的头儿叫阎士良,就是前面说过把陈妹妹赶出皇宫的人,也是阎文应的儿子(亲的、干的不详)。
6,赵祯回宫后才知道人死了,很悲痛,但没办法,只能再次搞出生死两皇后的把戏,追认前妻的皇后身份,以最高等级出殡发丧。
以上就是全部的事发始末,很明显,只要稍微知道一点内幕的人,就都会闪出一个念头――郭皇后是阎文应害死的,手段是趁机下毒。说不定就连最初时的得病,都是他派人做的手脚。谁让他儿子是御药院的,还就在现场。
但问题的关键是没法指证,不仅没证人,就连物证都找不到。比如说最起码的一点,中毒啊,尸体还在,可以解剖求证嘛。可那是皇后,不管是不是前妻,都是陛下的私人产业,以为死了就可以随便谁去乱动?信不信就算宋慈早生150多年,在北宋就当上了提刑官,敢动这个念头,都得被打得满地找牙?
于是就只有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死太监逍遥法外,快乐人生……那还要那么多的言官干什么?!
回头说言官,这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生尊而不贵,贵而无威,只是一具锦缎包裹、彩绣辉煌的神像,就算在丈夫死后,都得低头做人,任劳任怨。
不知道看到这样的皇后,是不是还有女孩儿为王子、皇帝怀春呢?
答案是有,至少还有前皇后郭氏。这就是她为什么要提那个条件的理由,一乘小轿秘密地接进宫去,这是偷情,还是怀旧?无论哪一样都像针一样扎着她的心灵,那本来都是她的,现在居然要像个贼去偷!
她还是错了,这个女人是**型的,头脑一热,就只奔着自己的目标直线杀了过去,从来不看周边还有些什么。就像当初那个耳光一样,忽略了离得太近的丈夫,这时她把问题仍然看得太简单。她忘了皇宫是个森严寂寞的地方,宫女太监们唯一的消遣就是刺激性的小道消息。她要求复位的消息就像一股疾速流淌的暗流,从她的长宁宫瞬息之间就流到了信息终端。
准确无误,那个上次对她落井下石的人的耳朵里――大太监阎文应。紧接着消息外传,转递给了中书省里的主人,首相吕夷简。
谁犯罪谁受益,谁得利谁提防。这个女人一旦重新成为皇后,终有一天会反攻倒算。那还等什么,接下来所发生的事在宋朝的正史中被列为“怀疑”,几件事连续发生,没法证明到底是谁做的,可是干脆利落,烦恼和痛苦都不见了,所有的人都得到了解脱。
事发顺序如下――
1,年底十二月,赵祯按惯例出宫到南郊举行郊祀大典;
2,长宁宫里的郭皇后突然生病;
3,阎文应带御药院的医官去看病;
4,几天之后郭皇后暴亡;
5,御药院的头儿叫阎士良,就是前面说过把陈妹妹赶出皇宫的人,也是阎文应的儿子(亲的、干的不详)。
6,赵祯回宫后才知道人死了,很悲痛,但没办法,只能再次搞出生死两皇后的把戏,追认前妻的皇后身份,以最高等级出殡发丧。
以上就是全部的事发始末,很明显,只要稍微知道一点内幕的人,就都会闪出一个念头――郭皇后是阎文应害死的,手段是趁机下毒。说不定就连最初时的得病,都是他派人做的手脚。谁让他儿子是御药院的,还就在现场。
但问题的关键是没法指证,不仅没证人,就连物证都找不到。比如说最起码的一点,中毒啊,尸体还在,可以解剖求证嘛。可那是皇后,不管是不是前妻,都是陛下的私人产业,以为死了就可以随便谁去乱动?信不信就算宋慈早生150多年,在北宋就当上了提刑官,敢动这个念头,都得被打得满地找牙?
于是就只有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死太监逍遥法外,快乐人生……那还要那么多的言官干什么?!
回头说言官,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