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大国崛起之痛章节目录 > 从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看中国“大国责任”(4)

从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看中国“大国责任”(4)(2/2)

大国崛起之痛作者:隋鹏达 2017-04-18 19:01
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措施,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加强国际合作,有效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和气候友好技术,提高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系列详细的规划说明,中国的承诺不是空话,而是积极的行动!

    走一条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路,2009年8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多个场合表示,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探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体制机制,在特定区域或行业内探索性开展碳排放交易。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目前已达成共识: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低碳经济是解决当前气候变化问题的有效方式。回顾近半年来国际上的各项重大会议,今年11月14日闭幕的APEC会议、11月7日闭幕的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0月30日闭幕的欧盟首脑会议、10月18日闭幕的主要经济体论坛、9月25日闭幕的二十国集团(G20)第三次金融峰会、7月28日闭幕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8日闭幕的八国集团(G8)峰会等,不难发现,这些会议无一例外都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了最重要的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