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伟大的“幸存者”(10)(2/2)
《终极刺杀》作者:李涛 2017-04-18 18:54
派军队维持秩序的名义,武装占领了奥地利。在这一紧要关头,法国和英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当时法国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直到德奥合并后,法国才组建了莱昂?勃鲁姆政府。
希特勒占领莱茵兰,吞并奥地利之后,胃口越来越大,他的下一个征服目标就是捷克斯洛伐克。面对着德国咄咄逼人的架势,戴高乐和他的朋友心急如焚,但百般呼吁无效。当时的法国政局不稳,政府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法国在一切外交事务中以热衷绥靖政策的英国马首是瞻。勃鲁姆政府没有坚持多久就下台了,爱德华?达拉第上台执政。达拉第曾在1933和1934年两度出任法国总理,此次担任总理后,采取**立场,执行纵容法西斯德国侵略的绥靖政策。
英法两国的绥靖没有换来希特勒的适可而止,反而助长了希特勒的嚣张气焰,更加肆无忌惮地打起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意。雷诺、戴高乐等人得到情报说捷克斯洛伐克将在9月下旬遭到进攻。就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加紧了出卖捷克的罪恶活动,臭名昭著的牺牲捷克的慕尼黑阴谋就此开始。
由于戴高乐爱提意见,被认为是个“刺头”,就在慕尼黑会议之前,他被调往梅斯地区担任坦克团的上校团长。这次工作调动名义上是提升实际上是一次流放。过了几个月,戴高乐又从梅斯调动去阿尔萨斯,负责指挥第五集团军的坦克部队。这时的戴高乐一面抓紧训练部队,一面静观局势。当时战云密布,尽管达拉第等人热衷绥靖,但戴高乐心里却已经准备打仗了。鉴于剑拔弩张的国际形势,法军参谋长甘墨林在戴高乐等中级军官的促使下,向达拉第提交了一个应急备战计划。而达拉第却以花钱太多为由拒绝了这个提议,结果在慕尼黑会议的前几个月中,法国的军备计划没有什么扩大,远远不能适应当时战争形势的发展。
希特勒占领莱茵兰,吞并奥地利之后,胃口越来越大,他的下一个征服目标就是捷克斯洛伐克。面对着德国咄咄逼人的架势,戴高乐和他的朋友心急如焚,但百般呼吁无效。当时的法国政局不稳,政府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法国在一切外交事务中以热衷绥靖政策的英国马首是瞻。勃鲁姆政府没有坚持多久就下台了,爱德华?达拉第上台执政。达拉第曾在1933和1934年两度出任法国总理,此次担任总理后,采取**立场,执行纵容法西斯德国侵略的绥靖政策。
英法两国的绥靖没有换来希特勒的适可而止,反而助长了希特勒的嚣张气焰,更加肆无忌惮地打起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意。雷诺、戴高乐等人得到情报说捷克斯洛伐克将在9月下旬遭到进攻。就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加紧了出卖捷克的罪恶活动,臭名昭著的牺牲捷克的慕尼黑阴谋就此开始。
由于戴高乐爱提意见,被认为是个“刺头”,就在慕尼黑会议之前,他被调往梅斯地区担任坦克团的上校团长。这次工作调动名义上是提升实际上是一次流放。过了几个月,戴高乐又从梅斯调动去阿尔萨斯,负责指挥第五集团军的坦克部队。这时的戴高乐一面抓紧训练部队,一面静观局势。当时战云密布,尽管达拉第等人热衷绥靖,但戴高乐心里却已经准备打仗了。鉴于剑拔弩张的国际形势,法军参谋长甘墨林在戴高乐等中级军官的促使下,向达拉第提交了一个应急备战计划。而达拉第却以花钱太多为由拒绝了这个提议,结果在慕尼黑会议的前几个月中,法国的军备计划没有什么扩大,远远不能适应当时战争形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