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的话,借一本书的序言(2/2)
《海洋战略》作者:析木星纪 2017-04-18 18:22
举多得。听了这些,“参联会主席”罗斯比基中校不再说话,“驻联合国大师”加罗奇中校还不甘心,扮演美国国务卿的约旦侯赛因中校上来一句:“好了,别争了,金是老板,听他的。”争论结束。后来加罗奇中校以“驻联合国大使”身份面孔涨红地在众人面前宣布“美国”的决定时,会场轰的一声,博弈各方一片哗然。
4天半危机推演结束后讲评。老史密斯博士说,从危机初始各个小组提供的利益目标清单看,最终发成最多利益的不是欧洲,不是科索沃独立派别,而是美国,“美国小组”把美国的欧洲政策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的三个最低目标(掌控科索沃局势、扶植科索沃独立力量、削弱俄罗斯在巴尔干的影响)全部达成,三个最高目标(推翻南联盟政府、实现科索沃独立、北约向巴尔干半岛扩张)达成一个半,获得危机推演最高分。老史密斯末了对我幽默地说了一句:金,你们的决策“veryaerica,extreelyaerica”(非常美国、极端美国),也许你忘记自己的国籍了?全场大笑之中,推演进程的主要协调人小史密斯博士讲评细节:演习中的两个关键点,由“美国”态度两次关键性转变形成,一次是以军事力量干预巴尔干;第二次是支持科索沃独立,使危机方向两次发生重大转变,朝向有利于美国、不利于南联盟和俄罗斯,也不是很有利于欧洲的方向发展,让人不愉快的单方面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他最后说,坦率讲这不是我们原来设想的方向,其他地方推演也没有出现这样的结局,但这里“事态”的一系列意外发展,对我们准确判断未来的确很有气势。小史密斯闪着蓝蓝的眼睛盯着我,以一句话结束他的讲评:“coloneljin,youaresuperpower,youkuoweverything”(金上校,你们是超级大国,你们什么事都知道。)
这件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它已经过去10多年。我与小组里的阿尔科利法中校(“美国国防部长”)、侯赛因中校(“美国国务卿”)、罗斯比基中校(“美国参联会主席”)、加罗奇中校(“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分手后,再无联系。我们毕业刚刚4个月——2000年9月,南联盟米洛舍维奇政府倒台。2003年,南联盟解体。2006年,米洛舍维奇死在海牙羁留中心牢房中。2008年,科索沃在美、欧支持下“独立”。
看着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国际格局,今天波兰的罗斯比基和阿根廷的加罗奇若是回忆起2000年与扮演“美国总统”的中**官那场争吵,一定会哑然失笑。他们当年绝对不相信的事情,8年时间内一件一件变为了现实。
当年临别时,小史密斯对我说,他从未到过中国,危机推演让他很想了解中国。十几年过去,不知道他来了没有,只知道2013年斯诺登披露:美国对德国监控与对中国的监控室同样的级别。那是老史密斯和小史密斯的家乡。这个消息让我对他们又增加了积分亲近感。今天德国日益成为欧盟的核心,美国深感不安。看来史密斯们需要准备更多更新的危机推演了。
用这段难忘经历作为自己这本时势评论书籍的序言,只想说明三点:
第一,东方的传统,中国的祖先,潜移默化中赋予我们思维的习性;
第二,1840年以来的民族救亡,成为中国人世界性思维的坚实基础;
第三,1949年开始的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世界性思维的抢金动力。
这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出发点。
——摘自《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序言
这本书,将会在之后的章节中,有共和国最近几年对外战略的具体缩影,并且会出现几年之后,对外战略的一个大胆预测。
当然,这本书有可能会被骂五毛,但是,我就是个民族主义者!
怎么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4天半危机推演结束后讲评。老史密斯博士说,从危机初始各个小组提供的利益目标清单看,最终发成最多利益的不是欧洲,不是科索沃独立派别,而是美国,“美国小组”把美国的欧洲政策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的三个最低目标(掌控科索沃局势、扶植科索沃独立力量、削弱俄罗斯在巴尔干的影响)全部达成,三个最高目标(推翻南联盟政府、实现科索沃独立、北约向巴尔干半岛扩张)达成一个半,获得危机推演最高分。老史密斯末了对我幽默地说了一句:金,你们的决策“veryaerica,extreelyaerica”(非常美国、极端美国),也许你忘记自己的国籍了?全场大笑之中,推演进程的主要协调人小史密斯博士讲评细节:演习中的两个关键点,由“美国”态度两次关键性转变形成,一次是以军事力量干预巴尔干;第二次是支持科索沃独立,使危机方向两次发生重大转变,朝向有利于美国、不利于南联盟和俄罗斯,也不是很有利于欧洲的方向发展,让人不愉快的单方面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他最后说,坦率讲这不是我们原来设想的方向,其他地方推演也没有出现这样的结局,但这里“事态”的一系列意外发展,对我们准确判断未来的确很有气势。小史密斯闪着蓝蓝的眼睛盯着我,以一句话结束他的讲评:“coloneljin,youaresuperpower,youkuoweverything”(金上校,你们是超级大国,你们什么事都知道。)
这件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它已经过去10多年。我与小组里的阿尔科利法中校(“美国国防部长”)、侯赛因中校(“美国国务卿”)、罗斯比基中校(“美国参联会主席”)、加罗奇中校(“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分手后,再无联系。我们毕业刚刚4个月——2000年9月,南联盟米洛舍维奇政府倒台。2003年,南联盟解体。2006年,米洛舍维奇死在海牙羁留中心牢房中。2008年,科索沃在美、欧支持下“独立”。
看着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国际格局,今天波兰的罗斯比基和阿根廷的加罗奇若是回忆起2000年与扮演“美国总统”的中**官那场争吵,一定会哑然失笑。他们当年绝对不相信的事情,8年时间内一件一件变为了现实。
当年临别时,小史密斯对我说,他从未到过中国,危机推演让他很想了解中国。十几年过去,不知道他来了没有,只知道2013年斯诺登披露:美国对德国监控与对中国的监控室同样的级别。那是老史密斯和小史密斯的家乡。这个消息让我对他们又增加了积分亲近感。今天德国日益成为欧盟的核心,美国深感不安。看来史密斯们需要准备更多更新的危机推演了。
用这段难忘经历作为自己这本时势评论书籍的序言,只想说明三点:
第一,东方的传统,中国的祖先,潜移默化中赋予我们思维的习性;
第二,1840年以来的民族救亡,成为中国人世界性思维的坚实基础;
第三,1949年开始的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世界性思维的抢金动力。
这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出发点。
——摘自《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序言
这本书,将会在之后的章节中,有共和国最近几年对外战略的具体缩影,并且会出现几年之后,对外战略的一个大胆预测。
当然,这本书有可能会被骂五毛,但是,我就是个民族主义者!
怎么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