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不可或缺的共生心理(1)(2/2)
《图解生活心理学》作者:木梓 2017-04-14 14:46
们来我这里可能并不是直接解决了现实问题,但是心灵的困惑都能够得到缓解。”
她不耐烦地摇摇头,说:“其实我就是为了保住我的工作。我是超市收银员,可是我老向顾客发脾气,而且脾气一积累起来就越来越生气,直到最后暴跳如雷,这哪能不挨领导的训呢?”
咨询师启发她的思路:“那么发脾气是你自己的原因呢,还是别人的原因?”
她吐了一口气,喃喃道:“是我自己的原因。”
看来,她的归因方式是把责任归结于自己,一般来说,这种“内归因”倾向的来访者会倾向于抑制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大容易总是把脾气向别人发,那她是出于什么原因,虽然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可还是控制不住地向别人发脾气呢?
咨询师问她:“你既然觉得发脾气是自己的责任,那你能约束住自己控制情绪吗?”
她不耐烦地摇摇头,双手握紧又松开,淡淡地说:“不能。”
看来她现在就在控制情绪,也许她认为,在咨询师面前也有必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她在尽力使自己配合咨询师的提问,尽管她显然不胜其烦。如果她在超市收银时也是这样的状态,显然会激起一些比较强势的顾客的不满,如果她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处理呢?
咨询师问:“如果你在工作中感到心中有气不得不发,一般都是遇到了什么样的外部情况?”
她摊开手,耸耸肩,大大咧咧地说:“当然是我不好,是我先朝顾客发脾气的,但那些顾客太较劲,一句话一句话激怒我,我才不得不发起脾气来。是我不好,但我也没办法,谁让我的工作不得不与人接触,现在社会上什么人都有,自然也会遇到难缠的,我又对付不了,自然会吵起来。”
她的话有一个特点,就是表面上一口一个“是我不好”,而其实内心体验中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而是归结于一个“合理化”的结论,这就好像在说“是我不好,但是这主要是因为环境所迫”或者“是我不好,但是我自己对改变这个现状无能为力,你说怎么办”。这种被动的推脱责任的倾向和内归因、把责任归结于自己的倾向一起,造成了她独特的对待问题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她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因为“反正也不是因为我不够努力,而是因为环境因素”;而且,她也没有办法独立地承担对自己行为的责任,表现为对现状漠然置之的态度,就好像她刚才的姿态——摊开手,耸耸肩。
咨询师说:“那么你们超市的其他收银员也经常向顾客发脾气吗?因为他们跟你面对的是一样的环境。”
她第一次看看我,撇撇嘴,低声说:“没有。”
她好像觉得咨询师在攻击她,于是咨询师问:“我这样问你你会有什么感受?”
她不耐烦地摇摇头,说:“其实我就是为了保住我的工作。我是超市收银员,可是我老向顾客发脾气,而且脾气一积累起来就越来越生气,直到最后暴跳如雷,这哪能不挨领导的训呢?”
咨询师启发她的思路:“那么发脾气是你自己的原因呢,还是别人的原因?”
她吐了一口气,喃喃道:“是我自己的原因。”
看来,她的归因方式是把责任归结于自己,一般来说,这种“内归因”倾向的来访者会倾向于抑制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大容易总是把脾气向别人发,那她是出于什么原因,虽然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可还是控制不住地向别人发脾气呢?
咨询师问她:“你既然觉得发脾气是自己的责任,那你能约束住自己控制情绪吗?”
她不耐烦地摇摇头,双手握紧又松开,淡淡地说:“不能。”
看来她现在就在控制情绪,也许她认为,在咨询师面前也有必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者她在尽力使自己配合咨询师的提问,尽管她显然不胜其烦。如果她在超市收银时也是这样的状态,显然会激起一些比较强势的顾客的不满,如果她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处理呢?
咨询师问:“如果你在工作中感到心中有气不得不发,一般都是遇到了什么样的外部情况?”
她摊开手,耸耸肩,大大咧咧地说:“当然是我不好,是我先朝顾客发脾气的,但那些顾客太较劲,一句话一句话激怒我,我才不得不发起脾气来。是我不好,但我也没办法,谁让我的工作不得不与人接触,现在社会上什么人都有,自然也会遇到难缠的,我又对付不了,自然会吵起来。”
她的话有一个特点,就是表面上一口一个“是我不好”,而其实内心体验中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而是归结于一个“合理化”的结论,这就好像在说“是我不好,但是这主要是因为环境所迫”或者“是我不好,但是我自己对改变这个现状无能为力,你说怎么办”。这种被动的推脱责任的倾向和内归因、把责任归结于自己的倾向一起,造成了她独特的对待问题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她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因为“反正也不是因为我不够努力,而是因为环境因素”;而且,她也没有办法独立地承担对自己行为的责任,表现为对现状漠然置之的态度,就好像她刚才的姿态——摊开手,耸耸肩。
咨询师说:“那么你们超市的其他收银员也经常向顾客发脾气吗?因为他们跟你面对的是一样的环境。”
她第一次看看我,撇撇嘴,低声说:“没有。”
她好像觉得咨询师在攻击她,于是咨询师问:“我这样问你你会有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