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不传之秘章节目录 > 56.中医是怎样炼成的(2)(1)

56.中医是怎样炼成的(2)(1)(2/2)

不传之秘作者:李德红 2017-04-14 13:49
当时贺财就想,等上完这课后就自己开方调理一下。

    反胃,在那时西医叫做幽门梗阻。当时贺财查过一些资料,知道这毛病很麻烦,西医治疗疗效甚微。本着体验的心情,贺财去学院的卫生室看了一下,开了几粒阿托品,不过服用后无关痛痒。再后来,贺财让上《内经》课的教授看了两次,开了几副药,但照样没用。

    “选择上《内经》课的教授,一方面是他的课上得最生动,相关条文熟溜得很,基本不用看书的;另一方面,他是学院附属医院有名的专家,除了教学,还有坐诊任务,算得上理论与实际都很厉害的人物。”

    一个在心目中理论与实践都比较厉害的人物开的方子也没用,让贺财早早就抛却了对专家教授的神秘感与崇拜感。而几次小病自疗成功的经验则加强了贺财的自信心。就这样,贺财产生了自疗反胃的念头。

    为治疗反胃,贺财特意买了几本相关书籍,也去图书馆查阅过。在当时,反胃的中医辨证,除了“无火论”外,还有血瘀说、气滞说等,在资料上相应地分出几个证型与方药。

    《内经》教授所开的方药大略为丁香透隔散加味,走的是肝郁气滞的路子,这辨证思路按说不错,毕竟贺财有胁肋疼痛而服用逍遥丸愈合的经历,但奇怪的是,教授所开的方子却与贺财的胃不合——那熬好的汤药有一股浓郁的气味,单是闻一闻就令贺财难受,捏着鼻子喝下去不到五分钟,就出现比较剧烈的呕吐。

    在课堂上,教授谈到药物中病后的几个反应中是有呕吐这一条的,但是呕吐这般厉害,是否中病就值得考虑;何况,服药后反胃的情况似乎频繁了点,这就让贺财排除了肝郁气滞这证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