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不传之秘章节目录 > 51.阴阳·藏象(7)(1)

51.阴阳·藏象(7)(1)

不传之秘作者:李德红 2017-04-14 13:49
    51.阴阳·藏象(7)(1)

    !#

    “大概就是这样子了,你继续你的话题。”

    应该还有东西没有表述出来,柳孜致又振奋精神道:“大承气汤适应阳明腑实证,能泄脾胃实热,表明便秘与脾胃的关系;在脾胃亏虚证中,患者常出现大便不实的症状,这也证明了这一点。”脾胃虚弱后并不全都是大便不实,也有秘结的,不过总表明脾胃与大便正常与否有关。

    “另外就是与咸味相关的肾脏了。”说到这里,柳孜致有些气馁了。单只大承气汤就表明大便的正常与否与心、脾、肺、肾相关,再加上补肝敛肺汤的结论,那么大便的正常与否与五脏都相关联?不过,既然这个话题是由自己开始的,总得将剩下的话说完吧?“而温下的大黄附子细辛汤中用上辛、苦二味,表明与心肺有关;麻子仁丸治‘脾约’,组方则以酸苦+甘+辛,表明与心、肝、脾、肺有关。”说到后来,声音不免变得有气无力来。

    “这个话题其实我们以前也谈过,在汗证中,我们讨论过。”在汗证中,由桂枝汤、当归六黄汤、玉屏风散几个方子来讨论卫表与五脏的关系时,就做了类似的分析。见柳孜致没精打采的样子,贺财忍住没笑,道:“人体的每一项功能都与五脏有关,这个推论并不是没有意义,这提示我们在临证时要注重辨证,《中医内科学》将便秘专列一病证就是明示。而由方剂来推导脏腑的功能这种做法也并不是不对,但要注意的不应该是单个的脏腑,而是脏腑间的协同作用。不是吗?药物组合成方子后,其功用服从于方剂的整体,那么再去推导单个的脏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这样的做法不是有些说不过去吗?”

    比如,在五味的功用中,酸能收涩,苦能通下(泄)、降下、清下。再单用酸温,会引起便秘,但与苦寒合用后,就有通便的作用。这说明酸温得苦寒能下,或者说酸温能促进苦(寒)下的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