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阴阳·藏象(2)(2)(2/2)
《不传之秘》作者:李德红 2017-04-14 13:49
不成为困扰。”
“对苦能坚阴与‘阴虚不可以寒胜’,你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我们再看一看后面的两个问题。”
酸甘化阴、辛甘化阳的说法源自伤寒学派,指的是桂枝汤中的芍药、甘草与桂枝、甘草的配伍。就酸甘化阴、辛甘化阳这句话来说,在这个句子中隐含着两个关键词:阴阳与五行。那么,酸甘怎么能化阴、辛甘怎么能化阳呢?
将阴阳学说引入五行学说中来就会发现,酸属于肝木,甘属于脾土,辛属于肺金;其中,木克土,而土生金;在木克土与土生金之间,相克象征着死亡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而相生象征着生长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那么,其阴阳归属就能明白了。
柳孜致嗫嗫地道:“那个……师傅,当时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好像说过是因为相生相克的吧?”贺财道:“你是说过。”柳孜致道:“我好像记得你当时说我回答不正确的。”贺财眉毛一掀,道:“难道不是?你根本就没说出相生喻示着阳、相生喻示着生吧?”柳孜致一时气结,道:“你……无赖”贺财道:“我怎么就无赖了?”柳孜致道:“我回答正确你还说不是,难道就不无赖吗?”贺财道:“你回答得不完全,能算正确吗?”柳孜致道:“你……”贺财道:“别小看这一点点的差别,在临证时往往就因为这一点点的差别而缩手缩脚。就好比苦能坚阴与阴虚不可以寒胜,坚持苦能坚阴的,是发觉了苦能克金能除辛有余的阴虚证,张介宾则是发现苦能反侮肾水于是说阴虚不适宜苦寒,这难道不是因为没有将酸甘化阴与辛甘化阳吃透而不能灵活理解运用,从而出现临证分歧的吗?这几十年来,西医几乎是飞跃发展,其检查设施不断精化细化,规则日益圆熟;而中医却连自己的规则都不能理顺,你说究竟哪个该无奈?”按说后面这句话应该是语重心长的语气,可柳孜致却听出了一丝嘲讽,于是表情便变得有些不自然了:“是这样的吗?是我过于疏忽而忘记了吧。”贺财断然道:“不是疏忽忘记,是根本没加以注意。”
见柳孜致手足无措的样子,贺财意识到自己有些过头了,道:“我说一下自己关于阴虚证认识的经历,也让你有个借鉴吧。”柳孜致眼睛一亮,道:“好啊。”贺财想了想,有些意兴索然地道:“算了,等以后吧。”这时柳孜致道:“我觉得说出来很好啊,能让我警醒一些,以后不会犯类似的错误。”贺财道:“听一个人犯错的故事,你不觉得会有些沉重吗?”不待柳孜致说话,贺财道:“我们回到正题:对‘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阴之法不宜渗’与六味地黄丸加车前子,就难以用简单的阴阳加五行学说来剖析了……”
柳孜致不依地说:“不行不行。就这样略过的话,你不觉得阴阳学说的内容过于单薄了吗?”
“对苦能坚阴与‘阴虚不可以寒胜’,你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我们再看一看后面的两个问题。”
酸甘化阴、辛甘化阳的说法源自伤寒学派,指的是桂枝汤中的芍药、甘草与桂枝、甘草的配伍。就酸甘化阴、辛甘化阳这句话来说,在这个句子中隐含着两个关键词:阴阳与五行。那么,酸甘怎么能化阴、辛甘怎么能化阳呢?
将阴阳学说引入五行学说中来就会发现,酸属于肝木,甘属于脾土,辛属于肺金;其中,木克土,而土生金;在木克土与土生金之间,相克象征着死亡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而相生象征着生长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那么,其阴阳归属就能明白了。
柳孜致嗫嗫地道:“那个……师傅,当时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好像说过是因为相生相克的吧?”贺财道:“你是说过。”柳孜致道:“我好像记得你当时说我回答不正确的。”贺财眉毛一掀,道:“难道不是?你根本就没说出相生喻示着阳、相生喻示着生吧?”柳孜致一时气结,道:“你……无赖”贺财道:“我怎么就无赖了?”柳孜致道:“我回答正确你还说不是,难道就不无赖吗?”贺财道:“你回答得不完全,能算正确吗?”柳孜致道:“你……”贺财道:“别小看这一点点的差别,在临证时往往就因为这一点点的差别而缩手缩脚。就好比苦能坚阴与阴虚不可以寒胜,坚持苦能坚阴的,是发觉了苦能克金能除辛有余的阴虚证,张介宾则是发现苦能反侮肾水于是说阴虚不适宜苦寒,这难道不是因为没有将酸甘化阴与辛甘化阳吃透而不能灵活理解运用,从而出现临证分歧的吗?这几十年来,西医几乎是飞跃发展,其检查设施不断精化细化,规则日益圆熟;而中医却连自己的规则都不能理顺,你说究竟哪个该无奈?”按说后面这句话应该是语重心长的语气,可柳孜致却听出了一丝嘲讽,于是表情便变得有些不自然了:“是这样的吗?是我过于疏忽而忘记了吧。”贺财断然道:“不是疏忽忘记,是根本没加以注意。”
见柳孜致手足无措的样子,贺财意识到自己有些过头了,道:“我说一下自己关于阴虚证认识的经历,也让你有个借鉴吧。”柳孜致眼睛一亮,道:“好啊。”贺财想了想,有些意兴索然地道:“算了,等以后吧。”这时柳孜致道:“我觉得说出来很好啊,能让我警醒一些,以后不会犯类似的错误。”贺财道:“听一个人犯错的故事,你不觉得会有些沉重吗?”不待柳孜致说话,贺财道:“我们回到正题:对‘补阴不利水,利水不补阴,而补阴之法不宜渗’与六味地黄丸加车前子,就难以用简单的阴阳加五行学说来剖析了……”
柳孜致不依地说:“不行不行。就这样略过的话,你不觉得阴阳学说的内容过于单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