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犹太人的财富智慧章节目录 > 第三章 撬开世界第一商人的嘴(28)

第三章 撬开世界第一商人的嘴(28)(2/2)

犹太人的财富智慧作者:韦恩·玛格尔 2017-04-14 13:43

    催眠的方法很多,暗示是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暗示过程实际上是使人不动用自己判断力,陷入某种精神状态(头脑不思维)或采取某种行动(下意识的行动)。

    催眠可以强化回忆的能力,使人想起尘封很久的往事。例如,一位男士经过催眠之后,竟能将20年前的汽车广告词一字不漏地讲出来。

    例如,一家电影院放映过程中,突然插人了一段冰淇淋广告,时间很短,一晃而过,观众还没有意识到是怎么回事时,广告就已经消失,但在潜意识之中却留下深刻印象。看完电影之后,大家都到剧院门外的售货亭买冰淇淋,效果极佳。这则广告对于人们的购买行动起到了暗示作用。

    可口可乐公司也用过这种方法,结果发现,影院旁的可口可乐销量提高了18%。

    每一个人都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例如,消费者看到某种品牌维他命的广告词“疲倦是疾病的开始”,就会受到“我是不是病了”的暗示,很可能就会感到愈来愈疲倦,只好遵从广告宣传,服用那种维他命,疲劳就自然消失。也许消费者根本就没有疲倦,只是由于暗示的影响而产生了这种幻觉。

    哪些人更容易受暗示影响?女性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男性一般比较理性,不易受影响。所以,以女性为对象的商品,利用这种暗示一定会效果不凡,如“乌溜溜的秀发谁不爱(洗发精)”、“让你提前下斑(化妆品)”。一句“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更是让国人皆大欢喜。

    按年龄来讲,年轻人较易受到暗示的影响,特别是儿童。

    某家食品公司,印制了一些儿童玩具画册,与一般画册一样,只是在每页的左下角若无其事地印有自己的商标图案,这些图案,在幼儿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商标印象。儿时的记忆对将来的购买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他如赠送有商标的汽球、广告儿歌等。一些开发儿童智力的产品,对孩子及其父母都有一定的暗示,下次见到商品时,会让他们有购买的冲动。

    暗示需要讲究策略。暗示过程一般分两个阶段:首先使消费者产生一种想法,然后在想法的基础上采取行动。针对不同的商品、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

    例如我们常见的一种名叫命令性策略的暗示。这种策略将内容和目的直接告诉对方,使他们存在危机感,迫使自己果敢行动。诸如“数量有限,欲购从速”,“清仓大甩卖”,“紧急行动,除夕大赠送”,以及“跳楼”、“放血”之类的广告语。

    命令性策略要求暗示语言精练。现代生活节奏紧张,消费者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为什么要甩卖,因此,这种暗示会条件反射地引起消费者的兴趣,“跳楼大甩卖”会让消费者想到降价甩卖,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