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2/2)
《战斗在美利坚》作者:君君 2017-04-14 12:54
没有离开过我生长的城市,也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所以,在出国留学这件事情上,我没有太亲近的人可以借鉴经验,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的摸索。我在国内一所名气不算小的二本学校读完本科。20岁时在机场告别父母抹干眼泪,就雄赳赳气昂昂、单枪匹马地跨过了太平洋。一般人看来,似乎我一切顺利,过得挺光鲜,几年后拿到硕士学位,找了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开始朝九晚五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每天开着两门的“伪小跑车”,有最新的电子用品和护肤品,国内放专柜的名牌,可能在这边的超市就买的到,下一步也就剩买房就齐活了。可是过去四年多发生的事情,却远远超出21岁时我的想象力,我去过法院、收过传票、打过官司,试图转学未果、失去奖学金、去中餐馆端过盘子,毕业前三个月换专业方向重读、毕业前一个月开始写自己的硕士项目论文并且奇迹般地顺利通过答辩,被车撞过、撞过车,被救护车抬去过急诊室,曾一个月被迫搬过三次家,工作不久经历公司裁员,药品中毒找商家索赔,去市政府和美国检察官爷爷“套磁”免去罚单……大学好友感慨地说:“估计现在把你丢进太平洋,你也能活着回来。”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21岁的我知道接下来的生活会如此小概率的“传奇和丰富”,估计我早就吓得放弃,在国内老老实实地读我的研究生了。在那些彷徨痛苦的时刻,我多希望身边有些经历丰富、知识渊博的人能够给我一些指导。而同时自己也常接到学弟学妹、同学朋友的电话和邮件,咨询出国的事项,这让我萌发了记录自己经验教训的念头,希望我走过的弯路能给大家一点点的启示。
君君
2011年8月1日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21岁的我知道接下来的生活会如此小概率的“传奇和丰富”,估计我早就吓得放弃,在国内老老实实地读我的研究生了。在那些彷徨痛苦的时刻,我多希望身边有些经历丰富、知识渊博的人能够给我一些指导。而同时自己也常接到学弟学妹、同学朋友的电话和邮件,咨询出国的事项,这让我萌发了记录自己经验教训的念头,希望我走过的弯路能给大家一点点的启示。
君君
2011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