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法章节目录 > 第17章 幼儿语言(2)

第17章 幼儿语言(2)(2/2)

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法作者:(意大利)马利亚·蒙台梭… 2017-04-14 12:50
且能够更直接地应用于教育。

    在所有的训练中,书写尤为简单。以听写为例,听写时书写这个动作反映的是听到的语言,所以书写与说话是并行的。可以肯定的是,在听到的语言和有声语言之间不存在神秘的遗传关系。

    但写字需要的动作远比说话需要的动作简单得多,它依靠的是大肌和所有外肌,通过这些肌肉我们可以直接活动,使运动通道开通,并建立起思维-肌肉组织。

    这便是我提出的方法,它使运动很直接——人在听到语言后会产生思维-运动冲动,这种冲动通过已经建立好的运动途径,瞬间体现为书写这个动作。

    然而,真正的困难在于理解图像符号。我们必须记住孩子们处在感知年龄段,此时的感觉、记忆,以及初级的想象力都在正常发育;此外我们的孩子通过各种感官训练、系统的思维构造及心里联想已经有能力接收图像符号了。

    感知遗传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果一个孩子认识三角形并能称之为三角形,那么他便能够认出字母S并能读出它的音。这种现象是有目共睹的。

    让我们摆脱偏见暂且不谈早期教育,回顾我们的教学历程,事实上,孩子即使没有努力也能学得很好,甚至明显表现出喜欢识别图像符号。

    在这个前提下,让我们考虑一下两种语言机制之间的关系。按照我们的理论,三四岁的孩子早已开始学习有声语言了,但他们还处于有声语言机制的完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在感知的帮助下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内容。

    他们也许还没有完全听清自己所说的单词的全部音节。要是他能够完全听清,而发音很糟糕,那么对于他来说只是幻听。若在简单的运动机能适应之前,通过练习有声语言的运动纠正错误的发音,孩子是完全可以正确发音的。

    错误的机制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不可挽救的缺陷。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语言进行分析。如果我们要完善孩子的语言,首先便要让他们写作文,然后教他们语法;若要完善文体,则要先教他们按语法进行写作,然后分析文体;如果我们想完善孩子的说话能力,首要的便是让他张口说话,然后才能进行分析。

    因此,如果孩子在语言完全发育之前开口说话,他就会受限于语言机制,那我们在分析时就要从完善说话能力这一点开始。

    在口语中,我们不可能分析其语法和修辞,我们不可能对瞬时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因此需要求助于书面语言,我们可以用书面语分析我们需要的篇幅,对语言的分析也是这样的,必须借助于书面语。

    语言必须材料化并力争稳定,才有书面语或者是用图像符号表示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