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感动世界的100幅名画章节目录 > 感动世界的100幅名画 第十五章(4)

感动世界的100幅名画 第十五章(4)

感动世界的100幅名画作者:巫解 2017-04-14 12:48
    感动世界的100幅名画  第十五章(4)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是与塞尚、凡?高同为美术史上著名“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罗?高更的著名作品。这是高更一生中的最后一幅巨作,也是高更最大幅、最有名的杰作。作品名称是源于《圣经》里的一句话。这幅画中画家对生命提出的富有哲理性的思考,也是他对生命的自我总结,其寓意深远。

    在这幅画诞生之前,高更刚刚经历了丧女之痛,心情十分沮丧。由于贫困,他愤懑不平,决定自杀。他曾跑到深山里吃下毒药,想死后让野兽吃掉自己的身体,以求彻底的解脱,但被人发现救起。此后他放弃自杀的念头,突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高更说:“我打算在我死前画一幅宏伟的作品,我空前狂热,日以继夜地工作一个月。”他把曾去过的塔希提岛那未经开发的、充满原始生命力的土地看作是人类的 “乐园”,当他把塔希提岛上那些未失去原始面貌的大自然风光,那些肤色黝黑,体格健壮,显示着原始人的野性美,因思想简单淳朴而格外虔敬的土著人描绘出来时,他从混沌与疯狂的作画中醒来,他觉得面对画幅“看到”了他所要画的整个构思:“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这句话就成了这幅画的标题。

    画分三大部分,画面右下角是个沉睡的婴儿和三个蹲伏着的女人,其中两个女人盯着前方,表情坦然。后方似乎是一对母女在互相扶持。高更把画面的视觉中心放在画中间采摘水果的“青年人”身上,暗示亚当采摘智慧果,预示人的一生中青壮年是最重要时期,青年的人物造型强壮有力,色彩明亮。左前方的画面上是一个即将死去的老妇人。左边远处的一尊宗教佛像注视着眼前的一切,似乎在诉说人的生老病死,富贵贫穷。他们当中有的人在虔诚地朝拜,有的人在窃窃私语。从画面的色彩看,高更使用了大面积的平涂,而且大量使用黑色等深色,从而加强了画面的神秘感。从右至左,意在说明人生的三个阶段:从出生经历青年再到老年,由此而走完一生。画面除了将人的一生真实再现,还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尽管它有中间调子,但整个风景完全是稳定的蓝色和韦罗内塞式的绿色。所有的**都以鲜艳的橙色、黄色突出在风景前面。此画可以说是高更多年来对塔希提岛的印象的综述,是他献给自己的墓志铭。

    高更评论这幅画时说:“这幅画的意义远远超过所有以前的作品,我再也画不出更好的、有同样价值的画来了。在我临终前我已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这幅画中了。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么真切,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荡然无存,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整整一个月,我一直处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不加任何修改地画着。在觉醒的时候,我的作品已完成了,我对我说,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

    沉睡的吉卜赛人

    《沉睡的吉卜赛人》是法国画家亨利?卢梭最著名的一幅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卢梭是第一个使现实弥漫着梦幻气氛的画家,被人们称为“憨厚的梦幻骑士”,他的画往往描绘的是他理想中的梦境。《沉睡的吉卜赛人》就具有这样的气息,它所描绘的情景使人觉得既异样又自然。圆月,星空,神秘浩瀚的荒漠,画面没有杀念,只有满纸的宁静和关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