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果只有三个月可活……(2)(2/2)
《绝处逢生》作者:许添盛 张雅真 2017-04-14 12:45
被毁灭,而且死亡之后,跟随而来的是新的希望。
二、从人格的层面来谈,求死的**是人格的一个两难之局。一个人格为什么会不自觉产生不想活的念头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活得不快乐。也许是生命正处于一成不变的痛苦当中,也许每天为了负荷家计而饱受折磨,也许觉得生命中看不到任何希望,有的只是不断的压抑和挫折,并觉得没有力量去逃脱这样的困境。
这时候,人们内在不自觉的求死**就会开始运作,目的是要把自己陷在绝望的心境之中,用癌症具体展现出来。当被诊断出罹患癌症之后,此人的心里也许在想:“完了!我得到了绝症。”这个时候,他被迫活生生面对自己内心求死**的具体化,再也无法逃避与生命面对面的相碰,再也不能对他的痛苦、绝望视若无睹了。他被迫面对绝症,无法逃避——不管他是否愿意。
如果能面对求死的**,则会带来生命的重生,带来生命的希望。当人不自觉的求死**,具体化成为癌症之后,如果他的人格、他的自我接收到这个讯息,而发出很强烈的意念:“我希望活下去,我不希望死于癌症”,那么他马上就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求死的**是怎么来的?而他又如何从求死的**转换到求生的**?
非常可惜,很多人把这个求生的**集中在繁复的医药过程及追求无谓的偏方上,这是不对的。求生的**是要你以一个全新的态度去问自己:“如果只剩下三个月可活,要为谁而活?想过什么样的人生?要继续压抑自己、扭曲生命,继续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吗?还是为生命而奋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二、从人格的层面来谈,求死的**是人格的一个两难之局。一个人格为什么会不自觉产生不想活的念头呢?答案很简单,因为他活得不快乐。也许是生命正处于一成不变的痛苦当中,也许每天为了负荷家计而饱受折磨,也许觉得生命中看不到任何希望,有的只是不断的压抑和挫折,并觉得没有力量去逃脱这样的困境。
这时候,人们内在不自觉的求死**就会开始运作,目的是要把自己陷在绝望的心境之中,用癌症具体展现出来。当被诊断出罹患癌症之后,此人的心里也许在想:“完了!我得到了绝症。”这个时候,他被迫活生生面对自己内心求死**的具体化,再也无法逃避与生命面对面的相碰,再也不能对他的痛苦、绝望视若无睹了。他被迫面对绝症,无法逃避——不管他是否愿意。
如果能面对求死的**,则会带来生命的重生,带来生命的希望。当人不自觉的求死**,具体化成为癌症之后,如果他的人格、他的自我接收到这个讯息,而发出很强烈的意念:“我希望活下去,我不希望死于癌症”,那么他马上就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求死的**是怎么来的?而他又如何从求死的**转换到求生的**?
非常可惜,很多人把这个求生的**集中在繁复的医药过程及追求无谓的偏方上,这是不对的。求生的**是要你以一个全新的态度去问自己:“如果只剩下三个月可活,要为谁而活?想过什么样的人生?要继续压抑自己、扭曲生命,继续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吗?还是为生命而奋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