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礼(2)(2/2)
《武士道》作者:(日)新渡户稻造 2017-04-14 12:42
,就表现为几乎不引人注意的琐碎行为。或者,即使引人注意,也
会像一位在日本住了20年的女传教士说的那样,看起来“非常可笑”。如果一个
人在烈日炎炎的户外不打遮阳伞,在遇到一个日本熟人相互寒喧时,他立刻摘下
帽子——很好,这是极其自然的。但是,那个人在谈话时也收起了自己的遮阳伞
,一起站在烈日之下,那多愚蠢啊!——恩,的确很愚蠢。要是他不是这种动机
:“你在烈日下晒着,我同情你。如果我的阳伞很大,或者我们是亲密的朋友的
话,我会很高兴让你到我的伞下。因为我不能遮挡太阳,所以我至少要分担你的
痛苦”,那才真的不可思议呢。与此类似甚至犹有过之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姿态
或者习惯,而且是感情上善解人意的“体现”。
还可以再举一个关于我国礼仪标准中所规定的“非常可笑”的例子,然而许多描
写日本的肤浅作家只是把它简单归之为日本人把事物反过来看的习性。每一个遇
到这种习惯的外国人都会承认,在这种场合作出合适的反应很尴尬。在美国,送
出礼物时要向接受者不断夸耀那个礼物;而在日本,却是对送出的礼物贬低、诋
毁。美国人的想法是:“这是一件精美的礼物。不精美的话我就不敢送给你,因
为送个不好的东西给你意味着对你的侮辱。”与此相反,日本人的想法却是:“
你是一位好人,没有什么精美的礼物能与你匹配。无论给你什么,除了我所表现
的善意,它都是不会被接受的。接受这件礼物并非因为它的本身价值,而是因为
它的纪念意义。就算最完美的礼物,如果说它配得上你,那也是对你身份的侮辱
。”如果把这两种想法对比一下,我们发现它们的最终理念相同,哪一个都不是
“非常可笑”。美国人是就礼品本身而言,日本人是就送礼的精神而言。
由于我们的礼仪感一直体现在一切细微的举止中,抽出其中最轻微的一个作为典
型,据此批判原则本身,这是不合理的推理。吃饭和遵守吃饭的礼仪,哪一个更
重要呢?一位中国的圣贤回答说,“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
”“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即使把方寸之木放在岑楼之上
,也没人说它比岑楼还高。或许有人会说,“说真话与遵守礼仪,哪一个比起来
更重要呢?”日美两国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正好相反。——不过,在论述有关诚
实与真诚这个题目之前,我对此先不置一词。
会像一位在日本住了20年的女传教士说的那样,看起来“非常可笑”。如果一个
人在烈日炎炎的户外不打遮阳伞,在遇到一个日本熟人相互寒喧时,他立刻摘下
帽子——很好,这是极其自然的。但是,那个人在谈话时也收起了自己的遮阳伞
,一起站在烈日之下,那多愚蠢啊!——恩,的确很愚蠢。要是他不是这种动机
:“你在烈日下晒着,我同情你。如果我的阳伞很大,或者我们是亲密的朋友的
话,我会很高兴让你到我的伞下。因为我不能遮挡太阳,所以我至少要分担你的
痛苦”,那才真的不可思议呢。与此类似甚至犹有过之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姿态
或者习惯,而且是感情上善解人意的“体现”。
还可以再举一个关于我国礼仪标准中所规定的“非常可笑”的例子,然而许多描
写日本的肤浅作家只是把它简单归之为日本人把事物反过来看的习性。每一个遇
到这种习惯的外国人都会承认,在这种场合作出合适的反应很尴尬。在美国,送
出礼物时要向接受者不断夸耀那个礼物;而在日本,却是对送出的礼物贬低、诋
毁。美国人的想法是:“这是一件精美的礼物。不精美的话我就不敢送给你,因
为送个不好的东西给你意味着对你的侮辱。”与此相反,日本人的想法却是:“
你是一位好人,没有什么精美的礼物能与你匹配。无论给你什么,除了我所表现
的善意,它都是不会被接受的。接受这件礼物并非因为它的本身价值,而是因为
它的纪念意义。就算最完美的礼物,如果说它配得上你,那也是对你身份的侮辱
。”如果把这两种想法对比一下,我们发现它们的最终理念相同,哪一个都不是
“非常可笑”。美国人是就礼品本身而言,日本人是就送礼的精神而言。
由于我们的礼仪感一直体现在一切细微的举止中,抽出其中最轻微的一个作为典
型,据此批判原则本身,这是不合理的推理。吃饭和遵守吃饭的礼仪,哪一个更
重要呢?一位中国的圣贤回答说,“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
”“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即使把方寸之木放在岑楼之上
,也没人说它比岑楼还高。或许有人会说,“说真话与遵守礼仪,哪一个比起来
更重要呢?”日美两国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正好相反。——不过,在论述有关诚
实与真诚这个题目之前,我对此先不置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