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Three 智慧的人生不等待(3)(2/2)
《世界上最富哲理的美文》作者:吴文智 2017-04-14 12:58
man nature; and William James said:“ The deepest principle in human nature is the craving to be appreciated. ” As I have already pointed out, it is this urge that diffe*****ates us from the animals. It is this urge that has been responsible for civilization itself.
Philosophers have been speculating on the rules of human relationship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out of all that speculation, there has evolved only one important precept. It is not new. It is as old as history. Zoroaster taught it to his followers in Persia twenty-five hundred years ago. Confucius preached it in China twenty-four centuries ago: “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others do unto you.”
有一次,在纽约33街区的一个邮局里,我正在排队寄一封挂号信,无意间发现那位负责收寄挂号信的工作人员看起来对工作很厌烦的样子——称信、取邮票、找零、开收据……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些单调乏味的动作。
于是,我暗暗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让这个人注意我。显然,让他注意我,我就一定要对他说一些赞美的话——不是关于我的,而是关于他的。”于是,我问自己:“他身上有哪些东西值得我称赞呢?”
有时,这样的问题很难有答案,特别是在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然而,巧合的是,我一眼就发现了他身上值得我称赞的地方。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于是当他为我称信时,我热情地对他说:“我真希望能有像您这样的好头发。”
听了我的话,他抬起了头,显得有些吃惊,脸上还露出一丝由衷的微笑。
“不过,现在没有以前的好了。”他很谦虚地说。
我真诚地对他说,尽管头发的光泽或许比以前稍差了点,不过看上去依然很不错。他显得非常高兴,我们开心地聊了起来。最后,他对我说:“许多人都曾夸奖过我的头发。”
我相信,他那天吃午餐的时候肯定是心情欢畅的;我相信,他晚上回家后,肯定会跟他的妻子讲起这件事;我还相信,他会站在镜子前欣赏着自己的头发,并由衷地说上一句:“我的头发多漂亮啊!”
我曾经在一个公开场合讲过这个故事。故事讲完后有个人问我:“您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些什么呢?”
我想从他那里得到些什么!!!我想从他那里得到些什么!!!假如我们都是如此自私,做什么事情唯一的目的就是贪图他人的回报,那么我们就不会给他人带去一丝快乐,就会吝于给他人一句真诚的赞美。如果我们的灵魂如此卑微,那么陪伴我们的只会是失败和沮丧,绝不是成功和幸福。
是的。我确实想从那个人的身上得到某种东西,某种珍贵无价的东西。最终,我也确实得到了。我得到了这种感觉,在不求回报的前提下,做了一件让他感到高兴的事情。这件事过去以后,我仍会时常想起,而且有一种历历在目的感受。
人类的行为中有一条举足轻重的法则。遵守它,便能为自己带来无尽的快乐和数不清的朋友;悖逆它,则会陷入无尽的烦忧之中。
这条法则就是:一直让别人感觉到被重视。正如约翰?杜威先生所说的:“人类的天性中最强烈的渴望就是得到他人的重视。” 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人类的天性中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参与。” 就像我前面指出的那样,这种强烈的愿望正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也正是这种力量推动了人类文明。
Philosophers have been speculating on the rules of human relationship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nd out of all that speculation, there has evolved only one important precept. It is not new. It is as old as history. Zoroaster taught it to his followers in Persia twenty-five hundred years ago. Confucius preached it in China twenty-four centuries ago: “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others do unto you.”
有一次,在纽约33街区的一个邮局里,我正在排队寄一封挂号信,无意间发现那位负责收寄挂号信的工作人员看起来对工作很厌烦的样子——称信、取邮票、找零、开收据……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些单调乏味的动作。
于是,我暗暗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让这个人注意我。显然,让他注意我,我就一定要对他说一些赞美的话——不是关于我的,而是关于他的。”于是,我问自己:“他身上有哪些东西值得我称赞呢?”
有时,这样的问题很难有答案,特别是在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然而,巧合的是,我一眼就发现了他身上值得我称赞的地方。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于是当他为我称信时,我热情地对他说:“我真希望能有像您这样的好头发。”
听了我的话,他抬起了头,显得有些吃惊,脸上还露出一丝由衷的微笑。
“不过,现在没有以前的好了。”他很谦虚地说。
我真诚地对他说,尽管头发的光泽或许比以前稍差了点,不过看上去依然很不错。他显得非常高兴,我们开心地聊了起来。最后,他对我说:“许多人都曾夸奖过我的头发。”
我相信,他那天吃午餐的时候肯定是心情欢畅的;我相信,他晚上回家后,肯定会跟他的妻子讲起这件事;我还相信,他会站在镜子前欣赏着自己的头发,并由衷地说上一句:“我的头发多漂亮啊!”
我曾经在一个公开场合讲过这个故事。故事讲完后有个人问我:“您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些什么呢?”
我想从他那里得到些什么!!!我想从他那里得到些什么!!!假如我们都是如此自私,做什么事情唯一的目的就是贪图他人的回报,那么我们就不会给他人带去一丝快乐,就会吝于给他人一句真诚的赞美。如果我们的灵魂如此卑微,那么陪伴我们的只会是失败和沮丧,绝不是成功和幸福。
是的。我确实想从那个人的身上得到某种东西,某种珍贵无价的东西。最终,我也确实得到了。我得到了这种感觉,在不求回报的前提下,做了一件让他感到高兴的事情。这件事过去以后,我仍会时常想起,而且有一种历历在目的感受。
人类的行为中有一条举足轻重的法则。遵守它,便能为自己带来无尽的快乐和数不清的朋友;悖逆它,则会陷入无尽的烦忧之中。
这条法则就是:一直让别人感觉到被重视。正如约翰?杜威先生所说的:“人类的天性中最强烈的渴望就是得到他人的重视。” 威廉?詹姆斯也说过:“人类的天性中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参与。” 就像我前面指出的那样,这种强烈的愿望正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也正是这种力量推动了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