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章节目录 >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一章(3)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十一章(3)(2/2)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作者:王小峰 2017-04-13 20:59
第一,“耶稣基督事件”后,列侬开始缺乏安全感,在他看来,摇滚歌星跟政治家几乎就是一墙之隔,哪句话没说好就会带来灾难。当初他拿英国女王调侃不过是演出的一个噱头,逗观众一笑,拿宗教说事儿则给他带来无限麻烦。一个英国歌迷曾经对着列侬喊:“你别去美国了,他们会杀了你!”一个美国歌迷干脆给列侬写信:“约翰将在美国被人用枪打死。”这一切问题,辛西娅无法给予他帮助。第二,爱泼斯坦死后,列侬的生命失去了重心,爱泼斯坦在列侬心中远远比辛西娅更重要。列侬与麦卡特尼决定着乐队的音乐与方向,爱泼斯坦则是他们的羽翼,没有爱泼斯坦,“披头士”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让列侬萌生去意。但下一步怎么走,他需要一个人指引,可在辛西娅这里没有答案。第三,从1965年开始,“披头士”开始接触毒品和致幻剂,致幻剂在当时是一种时尚,尤其是它跟音乐创作或打开灵感有关。这些致幻剂的突然流行,跟一些知识分子推崇有很大关系,而且当时使用致幻剂并不违法。列侬确实希望通过这些毒品摆脱他们青春偶像的形象,创作出另一种成熟的音乐。《橡胶灵魂》、《左轮手枪》(Revolver)也确实让歌迷感受到了另一个“披头士”,《佩珀军士孤独心灵俱乐部乐队》让他们的迷幻音乐达到了一个巅峰,甚至麦卡特尼希望以后乐队就叫“佩珀军士孤独心灵俱乐部乐队”。但这种尝试并没有让列侬达到他真正的目的——说出他的思想。毕竟“披头士”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他应该找到下一个起点。当洋子质问列侬:“为什么你们老是演奏那些无聊的4/4拍的东西?”列侬明白了,他找到了一个能帮助他突破的人。而且洋子那种敏感、脆弱让列侬像是看到了自己。所以,道德和种族歧视的双重压力也无法改变他与洋子在一起。列侬说:“她是老师,我是学生。她把我知道的一切又**的重新教了我一遍。”

    1968年11月8日,列侬与辛西娅离婚,离婚之前,列侬专门为洋子搞了一个艺术展“你在这里”。3个月后,列侬和洋子因为非法拥有大麻被警方拘捕,由于洋子没有英国护照,列侬把所有责任都承担下来。

    “披头士”以平均每年两张以上的数量出版唱片,1968年他们只出版了一张专辑,实际上这张双唱片是两张专辑的容量,一共30首歌,应该说,这是“披头士”最后的辉煌。之后虽然又出版了《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修院路》(Abbey Road)、《随它去》,但都比不过这张叫做“白色专辑”(The White Album)的唱片。这张唱片出版时封面没有任何图案设计,全白色,只印有乐队的名字,这是摇滚历史上第一张双唱片。虽然在3年前“披头士”还是靠单曲取胜,但现在他们是一支真正的摇滚乐队,一次拿出30首歌,足以满足众多“披头士”迷的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