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七章(7)(2/2)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作者:王小峰 2017-04-13 20:59
游刃有余,而一旦没有赵季平,电影里的配乐、歌曲都一塌糊涂。实际上,张艺谋遇见谭盾这个国际级音乐家之后,在对音乐上的把握已经失控,他只能说“我需要这样的感觉的音乐”,然后再加上一个故事和一堆形容词。艺谋说要有风,于是就有了“风!风!风!”深谙商业之道的谭盾当然要请帕尔曼,当然要请日本的鼓童(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电影市场)。张艺谋喜欢在音乐里加入一些零七八碎的东西,这一点和谭盾不谋而合,该加进去的都加进去了,但还是显得有些枯燥,只能说,谭盾在商业上的想象力远远大于他在创作上的想象力。
当“电影原声音乐”这个组合词汇被国人接受之后,实际上就对中国电影导演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贾樟柯在《站台》中用流行歌曲衔接出了电影的一条线,看上去和《阿甘正传》手法相似,但能像贾樟柯这样敢于大量使用音乐的导演寥寥无几,大部分不懂音乐的导演基本上都绕开了音乐部分,找一两首歌曲应付一下就了事。但现在不同了,“原声音乐”已成了电影附属产品的一部分,同样有潜在的大市场,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时我们才发现,导演不懂音乐,音乐家不懂电影,面对市场,急了只能拉郎配。
由于中国音乐剧搞了好多年都没搞出个所以然,所以中央戏剧学院开了一个音乐剧班,不知道北京电影学院是否也会开一个音乐班,让我们中国的导演从第N代开始懂音乐。其实导演懂不懂音乐,让他拍一首歌的MV就能检验出来,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这些导演拍出的MV中镜头切换和音乐节奏吻合在一起——这个最简单的问题解决了,中国导演就懂音乐了。
当“电影原声音乐”这个组合词汇被国人接受之后,实际上就对中国电影导演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贾樟柯在《站台》中用流行歌曲衔接出了电影的一条线,看上去和《阿甘正传》手法相似,但能像贾樟柯这样敢于大量使用音乐的导演寥寥无几,大部分不懂音乐的导演基本上都绕开了音乐部分,找一两首歌曲应付一下就了事。但现在不同了,“原声音乐”已成了电影附属产品的一部分,同样有潜在的大市场,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时我们才发现,导演不懂音乐,音乐家不懂电影,面对市场,急了只能拉郎配。
由于中国音乐剧搞了好多年都没搞出个所以然,所以中央戏剧学院开了一个音乐剧班,不知道北京电影学院是否也会开一个音乐班,让我们中国的导演从第N代开始懂音乐。其实导演懂不懂音乐,让他拍一首歌的MV就能检验出来,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这些导演拍出的MV中镜头切换和音乐节奏吻合在一起——这个最简单的问题解决了,中国导演就懂音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