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七章(6)(2/2)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作者:王小峰 2017-04-13 20:59
A time to laugh, a time to weep
A time to build up, a time to break down
A time to dance, a time to mourn
5 Looking out at the road rushing under my wheel,
Looking back at the years gone by like so many Summer fields,
In sixty-five I was seventeen and running up one-on-one
I don't know where I'm running now, I'm just running on
谭盾的钝炖沌
人们在谈论第一部国产大片《英雄》时,大都忽略了影片中的音乐,人们忽视其中的音乐是因为在电影院里,眼睛比耳朵更敏感。片中音乐碎片无法让人了解到音乐全貌,我有幸先听到《英雄》的电影原声唱片,并且有机会听了一次作曲者谭盾关于《英雄》配乐的解读课,所以,想谈谈这张唱片。
一张唱片想找到一个卖点很容易,如果想找到多个卖点就难了,但《英雄》的原声唱片能找到很多卖点:它的配乐是获得美国金球奖的谭盾;著名小提琴家帕尔曼(Itzhak Perlman)领衔演奏;中国古筝、秦弦、马头琴、二人转在其中交相辉映;日本著名的鼓童在其中担任所有打击乐演奏;还有,作为一部商业武打片,它有一个广泛的受众基础……但是,我列举的上述卖点,实际上更适合欧美市场,而对于中国或亚洲市场,最后一首由王菲演唱的《英雄》(附送歌曲)可能才是更大的卖点,我们这边的人对谭盾鼓捣出的那些神秘兮兮的声响没工夫去琢磨。
所以,我相信,这张唱片更像是为欧美人准备的,因为它太“中国”。在西方人看来,东方的文化总是那么神秘莫测,在咱们听起来颇讲究意境的民族乐器,在西方人听来就有点神经质。虽然这张唱片还没有在欧美上市,我预计媒体对唱片的评价肯定会高于电影本身。
但不幸的是,当我听到了谭盾的《英雄》配乐解读课之后,对欣赏这张唱片的兴趣全都没了。记得当年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播出时,曾遭到媒体的抨击,原因就是导演过于尊重原著,基本上就是演员拿着罗贯中的书在念,让人失去想象的空间。当谭盾不厌其烦把他创作的动机、细枝末节都说得明明白白时,这张唱片再听它还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