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 第六章(12)(2/2)
《答案从未在风中飘过》作者:王小峰 2017-04-13 20:59
。原因很简单,中国没有唱片工业,在没有数字化的毁灭之前,它已经被盗版轮番毁灭得差不多了,当数字化时代到来,连同盗版一起都被毁灭了。虽然中国音乐界看上去死得不明不白,但是它跟美国唱片业不同的是,在一直饱受盗版困扰的中国唱片行业,已经练就了一整套生存方式,它不用卖唱片,一样可以生存,只不过是日子过得紧巴一点。面对数字时代的冲击,中国唱片行业体现出了船小好调头的优势,迅速抛弃了传统唱片行业的营销模式,向数字时代的怀抱中扑去。于是,互联网接替了盗版商的角色,盗版从暗盗转为明盗。
事实上,当这只小船掉转方向靠岸之后,发现岸上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它还不如盗版时代,因为标志唱片行业最基本成果的媒介——唱片,消失了,消费盗版还要花钱,但消费数字音乐只需花一点点电费和上网费就行了。就像当年录音卡带出现后一样,生产磁带的厂家每卖出去一盘空白磁带,都要向版权机构支付一笔费用,用来弥补因复制给版权所有人带来的损失。那么,在数字时代,版权所有者是否可以向生产电脑光驱、光盘或者ISP服务商索取应有的费用呢?这听起来是个天方夜谭,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什么“钱”途呢?
如果把音乐产业看成一个经济链条的话,从创作到最后听众的消费经历过制作、加工、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传统经营模式的特点就是每个环节都可以盈利。但是数字音乐造成的最大颠覆就是每个环节可能都存在无法盈利的状况,从创作到最后听众消费,环节也变少,所以这种模式对消费者是福音,对传统销售模式每一个环节都是噩梦,这是典型的无“利”取闹。
事实上,当这只小船掉转方向靠岸之后,发现岸上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它还不如盗版时代,因为标志唱片行业最基本成果的媒介——唱片,消失了,消费盗版还要花钱,但消费数字音乐只需花一点点电费和上网费就行了。就像当年录音卡带出现后一样,生产磁带的厂家每卖出去一盘空白磁带,都要向版权机构支付一笔费用,用来弥补因复制给版权所有人带来的损失。那么,在数字时代,版权所有者是否可以向生产电脑光驱、光盘或者ISP服务商索取应有的费用呢?这听起来是个天方夜谭,但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到什么“钱”途呢?
如果把音乐产业看成一个经济链条的话,从创作到最后听众的消费经历过制作、加工、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传统经营模式的特点就是每个环节都可以盈利。但是数字音乐造成的最大颠覆就是每个环节可能都存在无法盈利的状况,从创作到最后听众消费,环节也变少,所以这种模式对消费者是福音,对传统销售模式每一个环节都是噩梦,这是典型的无“利”取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