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姐”的“难言之隐”(2/2)
《黑雀群》作者:陆天明 2017-04-13 19:58
正安排好了自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胖姐姐’向你走来的……这里头总有一个适合你的……“赵光还想继续说下去,却听到电话那头突然传来”咔嚓“一声响,接着电话便断了。开始他还以为是线路或者电话局方面的毛病,但再二再三地重拨,分明拨通了,但就是没人接。后来他才明白,刚才是韩起科听不得他说的这些话,故意挂断了电话。
“人群”往往不如“狼群”仗义
一个多小时后,“薛姐”得到赵光的通报,匆匆赶来,看到他已经把所有的行李都打点起来了,便多少带着一点委屈和不解地冲他吼道:“你这是干啥咧?”
他不作声。他觉得再没啥说的必要了。
“我说你怎么还那么不懂事呢?现在谁都活得不容易。您老人家就多多包涵吧,别死抱着那么一点可笑的自尊心不放了。”
“别跟我谈自尊。我没有自尊。没有。”他冷笑笑。
“说你是文盲死脑筋呆瓜榆木疙瘩,你还不服气!谁不让你自尊了?你去自尊呀,拿着你那‘自尊’上二房东那儿去付房钱呀,上宾馆饭店去埋单呀,上‘卡拉OK、舞厅’给小姐去付小费呀。你还可以把你那‘自尊’隆重地包装在礼品盒里,上领导家去敲门呀……去呀!去呀!看来判你十年刑太少了。应该再让你坐十年大牢的!”脸红耳赤地数落着,她就去解捆扎铺盖卷儿的羊毛绳。韩起科却冲过去摁住她的手,不让她解。
她夺不过韩起科,便气恼地扔开绳头,站起来问韩起科:“你走了我怎么办?”
他说:“你还用发愁?身边有那么些男人围着咧。”
她冲他狠狠地啐了一口:“啊呸!有那些男人怎么了?你见我跟那些男人怎么了?你这死脑瓜子,怎么就这么不开窍?我跟你说过一百遍了,我不是不想跟你一块儿过……”
“别说了。我知道知道知道知道!”他不耐烦地从她手里夺过捆绳,重新蹲下去捆扎铺盖卷儿,执意要离开。
“你知道个屁!”她用力一推,把他推了个仰天大跟头,不等他爬起,便把铺盖卷里的被褥全抱了出来,扔到空空的床板上。等他再纵身从地板上跳起,到床前来跟她夺那些被褥时,她却一把紧紧地抱住了他,低声说道:“留下。啊?陪我呆几年再说。呆几年,我……我为你生个小狼崽。行吗?”明知道“为你生个小狼崽”之类的话是哄人的“鬼话”,韩起科那天却还是“留下”了。仔细想想,赵光和“薛姐”这些人说的话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薛姐”的确不可能无视她必须倚重的那个“圈子”里种种虽不成文、却沿习已久的“礼法章程”和“游戏规则”。当今世界,谁都活在一定的圈子里,谁都在构筑着一定的圈子。从根本上说,人本来就是个群生群灭、圈生圈养的“动物”。家庭就是最原始意义上的“圈子”。这圈子无非小了一点。而“社会”不就是最广大意义上的一个“圈子”?它无非是所有圈子中最大的一个罢了。我们说“人”,更要说“人群”。我们说黑雀,也说黑雀群。人和黑雀是这样,狼,难道就不是这样吗?我们说“狼”,不也说“狼群”?回过头来说说最清高的学术界和硬装清高的文学界,不也充斥着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圈子吗?有几个人是只认公道为父?而又只以真理为自己学问人生的惟一秤星的?面对大大小小的圈子,我们惟一能做的事,大概就是应该努力设法不被某一个圈子所局限。既挣扎在某一个圈子里谋利,又能透过各圈子设下的壁垒和围拦,去悉心地真诚地关注别的那些或大或小的圈子,把他人的生死存亡事当做自己的生死存亡事来做。能这样做的,已然就算是大好人了。因为,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么去做的。也许这正是在许多时候,许多的场合下,我们竟然会说,某些“人群”真的还往往不如“狼群”仗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到该吃晚饭的时候,他和“薛姐”都没那心思自己做饭,上外头街边,随便找了个大排档,随便凑合了几口,回到省新华书店库房后头的那个小楼里,甚至都不想去开灯。那晚上,“薛姐”留下了。没走。上床后,他们头一回像一对陌生人似的,拘谨地躺在同一个被窝筒里,半天也不向对方伸过手去。黑暗中,他看到“薛姐”闭着眼睛,直挺挺地仰面躺着,缓缓地直喘着粗气,而后眼角处就亮亮地滚出两颗颤动的泪珠。而后她整个蜷曲了丰满结实的身子,索性侧转过去,背对着韩起科,大声地抽泣起来。他忍了一会儿,最后还是不忍心,便伸手去抱她。她一把抓住他冰凉的大手,把它贴到自己滚烫的脸颊上,而后用牙齿尖使劲咬他的手指,并窒息般地恸哭起来。
那天晚上,他俩仍然做了一回爱。跟以往那无数次知冷知热掏心掏肺的“零距离接触”不同的是,这一回没等完事,韩起科就松了劲儿,并从那逐渐变得温软湿润扭动的身体上悄没声地滚落到一旁;而后赤身**地坐起,拽过一件衣服遮住自己的下身,并从衣服兜里取出一包新买的硬壳儿“红塔山”,小心地撕去盒面上那根细长的塑料封贴,取出一支来点着,默默地吸着。“薛姐”吃惊地一下坐起,问:“你学抽烟了?找死啊?!”说着,就伸手过来上他嘴边夺烟。她一扑,仍裸着的上身便整个白生生地一晃。她这是从“狼”嘴里夺食哩。
“人群”往往不如“狼群”仗义
一个多小时后,“薛姐”得到赵光的通报,匆匆赶来,看到他已经把所有的行李都打点起来了,便多少带着一点委屈和不解地冲他吼道:“你这是干啥咧?”
他不作声。他觉得再没啥说的必要了。
“我说你怎么还那么不懂事呢?现在谁都活得不容易。您老人家就多多包涵吧,别死抱着那么一点可笑的自尊心不放了。”
“别跟我谈自尊。我没有自尊。没有。”他冷笑笑。
“说你是文盲死脑筋呆瓜榆木疙瘩,你还不服气!谁不让你自尊了?你去自尊呀,拿着你那‘自尊’上二房东那儿去付房钱呀,上宾馆饭店去埋单呀,上‘卡拉OK、舞厅’给小姐去付小费呀。你还可以把你那‘自尊’隆重地包装在礼品盒里,上领导家去敲门呀……去呀!去呀!看来判你十年刑太少了。应该再让你坐十年大牢的!”脸红耳赤地数落着,她就去解捆扎铺盖卷儿的羊毛绳。韩起科却冲过去摁住她的手,不让她解。
她夺不过韩起科,便气恼地扔开绳头,站起来问韩起科:“你走了我怎么办?”
他说:“你还用发愁?身边有那么些男人围着咧。”
她冲他狠狠地啐了一口:“啊呸!有那些男人怎么了?你见我跟那些男人怎么了?你这死脑瓜子,怎么就这么不开窍?我跟你说过一百遍了,我不是不想跟你一块儿过……”
“别说了。我知道知道知道知道!”他不耐烦地从她手里夺过捆绳,重新蹲下去捆扎铺盖卷儿,执意要离开。
“你知道个屁!”她用力一推,把他推了个仰天大跟头,不等他爬起,便把铺盖卷里的被褥全抱了出来,扔到空空的床板上。等他再纵身从地板上跳起,到床前来跟她夺那些被褥时,她却一把紧紧地抱住了他,低声说道:“留下。啊?陪我呆几年再说。呆几年,我……我为你生个小狼崽。行吗?”明知道“为你生个小狼崽”之类的话是哄人的“鬼话”,韩起科那天却还是“留下”了。仔细想想,赵光和“薛姐”这些人说的话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薛姐”的确不可能无视她必须倚重的那个“圈子”里种种虽不成文、却沿习已久的“礼法章程”和“游戏规则”。当今世界,谁都活在一定的圈子里,谁都在构筑着一定的圈子。从根本上说,人本来就是个群生群灭、圈生圈养的“动物”。家庭就是最原始意义上的“圈子”。这圈子无非小了一点。而“社会”不就是最广大意义上的一个“圈子”?它无非是所有圈子中最大的一个罢了。我们说“人”,更要说“人群”。我们说黑雀,也说黑雀群。人和黑雀是这样,狼,难道就不是这样吗?我们说“狼”,不也说“狼群”?回过头来说说最清高的学术界和硬装清高的文学界,不也充斥着一个个大小不等的圈子吗?有几个人是只认公道为父?而又只以真理为自己学问人生的惟一秤星的?面对大大小小的圈子,我们惟一能做的事,大概就是应该努力设法不被某一个圈子所局限。既挣扎在某一个圈子里谋利,又能透过各圈子设下的壁垒和围拦,去悉心地真诚地关注别的那些或大或小的圈子,把他人的生死存亡事当做自己的生死存亡事来做。能这样做的,已然就算是大好人了。因为,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么去做的。也许这正是在许多时候,许多的场合下,我们竟然会说,某些“人群”真的还往往不如“狼群”仗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到该吃晚饭的时候,他和“薛姐”都没那心思自己做饭,上外头街边,随便找了个大排档,随便凑合了几口,回到省新华书店库房后头的那个小楼里,甚至都不想去开灯。那晚上,“薛姐”留下了。没走。上床后,他们头一回像一对陌生人似的,拘谨地躺在同一个被窝筒里,半天也不向对方伸过手去。黑暗中,他看到“薛姐”闭着眼睛,直挺挺地仰面躺着,缓缓地直喘着粗气,而后眼角处就亮亮地滚出两颗颤动的泪珠。而后她整个蜷曲了丰满结实的身子,索性侧转过去,背对着韩起科,大声地抽泣起来。他忍了一会儿,最后还是不忍心,便伸手去抱她。她一把抓住他冰凉的大手,把它贴到自己滚烫的脸颊上,而后用牙齿尖使劲咬他的手指,并窒息般地恸哭起来。
那天晚上,他俩仍然做了一回爱。跟以往那无数次知冷知热掏心掏肺的“零距离接触”不同的是,这一回没等完事,韩起科就松了劲儿,并从那逐渐变得温软湿润扭动的身体上悄没声地滚落到一旁;而后赤身**地坐起,拽过一件衣服遮住自己的下身,并从衣服兜里取出一包新买的硬壳儿“红塔山”,小心地撕去盒面上那根细长的塑料封贴,取出一支来点着,默默地吸着。“薛姐”吃惊地一下坐起,问:“你学抽烟了?找死啊?!”说着,就伸手过来上他嘴边夺烟。她一扑,仍裸着的上身便整个白生生地一晃。她这是从“狼”嘴里夺食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