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障碍是分歧,需用妥协来化解(2/2)
《华尔街奇书》作者:李问渠 2017-04-13 19:57
这种局面,但电厂附近的居民又不同意。这样一来,格木电力公司几乎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处在两难境地的格木电力公司知道面对眼前的问题只能迎难而上,逃避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如果对渔民们采取强硬措施,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公司采取了暂时妥协的办法。他们先派有关人员耐心倾听了渔民们的倾诉,对渔民们的损失表示同情,同时还主动向渔民们表达公司的歉疚之情,如此一来,渔民们的怒气便逐渐平息了。接下来,公司人员又向渔民们说明了公司的难处和公司将要为改变这种局面所采取的种种措施,使公众知道这是一家具有社会责任心的公司。最后,渔民们不仅理解了这家电力公司的方针、政策,谅解了他们暂时的缺点和不足,而且还积极地为公司出谋划策,矛盾最终得到了化解。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妥协并不意味着软弱,它其实是一项重要的策略,其实质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巧妙战术,更是处世中不可缺少的艺术。
“妥协”有时看似“软弱”,但却比针锋相对的硬兵相接更有力度,强硬往往只能使对方表现出更加尖锐对立的态度,而如果以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那对方往往会被你的温和所软化。
曾看过一则报道:美国有一位登山运动员不远万里来到珠穆朗玛峰,他已经准备了多年,准备爬上顶峰,一举成名。但当他爬到7000米时,山上的气候发生了变化,当时他的体力依然充沛,完全有能力爬到山顶,但他依然选择了妥协、退却。有人表示遗憾,他却说,在冒险和生命之间,我只能选择生命,因为有了生命,我依然还能爬山,没了生命,也就没了一切。
所以,我们要知道,妥协不是软弱,不是退却,更不是背叛。妥协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是求同存异,是解决矛盾与冲突的良策。妥协并不是一味地让步,更不意味着放弃原则,而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
一个合作团队经常需要成员在一起不断地讨论,如果固执己见,无法听取他人的意见或无法和他人达成一致,就不可能融入团队,合作就无法进展下去,还可能断送个人的大好前途。
所以说,我们该妥协的时候就要学会妥协。能够妥协,意味着对对方利益的尊重,意味着将对方的利益看得和自身的利益同样重要。在合作中,妥协不仅仅是种智慧,更是一种美德。
处在两难境地的格木电力公司知道面对眼前的问题只能迎难而上,逃避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如果对渔民们采取强硬措施,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公司采取了暂时妥协的办法。他们先派有关人员耐心倾听了渔民们的倾诉,对渔民们的损失表示同情,同时还主动向渔民们表达公司的歉疚之情,如此一来,渔民们的怒气便逐渐平息了。接下来,公司人员又向渔民们说明了公司的难处和公司将要为改变这种局面所采取的种种措施,使公众知道这是一家具有社会责任心的公司。最后,渔民们不仅理解了这家电力公司的方针、政策,谅解了他们暂时的缺点和不足,而且还积极地为公司出谋划策,矛盾最终得到了化解。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妥协并不意味着软弱,它其实是一项重要的策略,其实质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巧妙战术,更是处世中不可缺少的艺术。
“妥协”有时看似“软弱”,但却比针锋相对的硬兵相接更有力度,强硬往往只能使对方表现出更加尖锐对立的态度,而如果以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那对方往往会被你的温和所软化。
曾看过一则报道:美国有一位登山运动员不远万里来到珠穆朗玛峰,他已经准备了多年,准备爬上顶峰,一举成名。但当他爬到7000米时,山上的气候发生了变化,当时他的体力依然充沛,完全有能力爬到山顶,但他依然选择了妥协、退却。有人表示遗憾,他却说,在冒险和生命之间,我只能选择生命,因为有了生命,我依然还能爬山,没了生命,也就没了一切。
所以,我们要知道,妥协不是软弱,不是退却,更不是背叛。妥协是以退为进的策略,是求同存异,是解决矛盾与冲突的良策。妥协并不是一味地让步,更不意味着放弃原则,而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
一个合作团队经常需要成员在一起不断地讨论,如果固执己见,无法听取他人的意见或无法和他人达成一致,就不可能融入团队,合作就无法进展下去,还可能断送个人的大好前途。
所以说,我们该妥协的时候就要学会妥协。能够妥协,意味着对对方利益的尊重,意味着将对方的利益看得和自身的利益同样重要。在合作中,妥协不仅仅是种智慧,更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