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孔子家语章节目录 > 好生第十

好生第十(2/2)

孔子家语作者:孔子家语 2017-04-13 17:03
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挈⑤。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虞、芮之君曰:“嘻!吾侪⑥小人也,不可以入君子之朝。”遂自相与而退,咸以所争之田为闲田矣。

    孔子曰:“以此观之,文王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从,不教而听,至矣哉!”【注释】

    ①虞、芮:春秋时两个小诸侯国。虞国在今山西平阴县,芮国在今山西芮城县。讼:打官司。

    ②西伯:即周文王。

    ③盍:何不。质:评判。

    ④畔:指田地的边界。

    ⑤提挈:提着,举着,指负重。

    ⑥吾侪:我等,我辈,我们这类人。【译文】

    虞国和芮国为了争田而打官司,打了几年也没结果,他们就相互说:“西伯是一位仁人,我们何不到他那里让他给评判呢?”

    他们进入西伯的领地后,看到耕田的人互相谦让田地的边界,走路的人互相让路。进入城邑后,看到男女分道而行,老年人没有提着重东西的。进入西伯的朝廷后,士谦让着让他人做大夫,大夫谦让着让他人做卿。虞国和芮国的国君说:“唉!我们真是小人啊!是不可以进入西伯这样的君子之国的。”于是,他们就一起远远地退让,都把所争的田作为闲田。

    孔子说:“从这件事看来,文王的治国之道,不可再超过了。不下命令大家就听从,不用教导大家就听从,这是达到最高境界了。”【评析】

    这也是许多小篇章的汇聚。首章是孔子和鲁哀公对话,哀公不问大事,孔子说的却是大事。讲舜“好生而恶杀”,“授贤而替不肖”,有德而善任人。这是从政的根本。“虞芮二国”章是对文王实施教化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