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人生的乐趣章节目录 > 第五十二章 灯(2)

第五十二章 灯(2)(2/2)

人生的乐趣作者:《伴随》编辑部 2017-04-13 17:03
在油里的灯芯,说:

    “灯芯只要点上一根便够了。两根多花一倍油。”

    “因为伯伯们在这儿,点得亮点,给伯伯点烟。”媳妇说。

    “讨扰讨扰。”

    谈话又移到灯芯上面。二伯伯和林伯伯谈着灯芯是怎模样的长在水边的一种草,便是编席子的草。灯芯还可以做药。又说有一种面,很脆很软,像灯芯大小,叫作灯芯面。

    “蟹无血,灯芯无灰,这怎么讲?”媳妇**一句。这时舅父们早已放下筷子。她在替孩子添菜,催他快吃。

    “你看到蟹有血没有?你知道灯芯灰是怎样出典的么?”

    二伯伯一面装烟一面讲:

    “从前有一个少爷,父亲是做过大官的——什么官,六品官。(他以为品级越多,官越大。)做官的人家是有钱的,金子,银子,珍珠宝贝,数也数不清……却说这位少爷在十六七岁的年头病了,非常厉害的病症。你知道他生的什么病,做官人家还会缺少什么,有什么不如意的么?原来他只怀着一桩心事,就是愁着父亲留给他这许多钱怎样用得了,这时候他的父亲已经死了,只有这孩子的母亲。他是独养子,所以爱惜得是不消说的。真的倘使这孩子说要天边的月,他母亲便会毫不迟疑地雇工造个长梯子,派人去摘下来的。可是孩子并没有想摘月亮,他只愁着钱用不了。

    “孩子病着愁着,脸孔黄起来。母亲的担忧也确实不少。她求神许愿,都没有效果。看看一天黄瘦似一天了。

    “忽然,有一天,这位宝宝高兴起来,喊他的妈妈说:‘妈妈,我要吃一只鹌鹑。’

    “他的妈妈欢喜得不得了,忙说:‘这容易办,这容易办。叫人立刻预备……’

    “‘不过,’孩子说,‘妈妈,我的鹌鹑要放在石臼里炖,上面盖着石盖。石臼底下要用灯芯来烧,别种烧法我可不爱。’

    “痴心的母亲吩咐照做了。她盼望会有奇迹似的石臼里的小鸟突然炖熟了,她便可以拿去给她的儿子,吃了之后,病便会好。

    “于是大批的金子银子拿去购买灯芯,灯芯涨价了,连家用点灯的灯芯都被收买了去,整车整船的灯芯运到显宦的府邸,都烧在石臼底下,奇怪,烧了几许的灯芯竟没有一撮灰。……”

    “这鹌鹑炖熟了么?”媳妇问。

    “你想烧得熟吗?”

    “孩子后来怎么样?”

    “你想他后来怎样?”

    大家没有说话。这故事流传在乡间,也不知几十百年,不知经过多少人的口,入了多少人的耳。所以这故事完后一点也不见得紧张。媳妇在这时候正洗着锅子。不一会灶头抹净了,舀一盆热水洗手,又把快要睡去的孩子擦了一把脸,解下腰上的围裙,拿一根竹签子剔一剔灯花。

    伯伯们都告辞了。他们还要到别家去闲谈,把说过的话重说一遍。

    媳妇一手提了灯,一手牵了孩子,施施然向自己的卧室走去。

    【人物介绍】

    陆蠡(1908—1942),现代著名散文家,抗日烈士。名陆圣泉。浙江天台人。

    第一本散文集《海星》于1936年8月问世,1938年,第二本散文集《竹刀》(曾名《溪名集》)出版,1940年,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囚绿记》。三个集子的共同特色,是凝炼、质朴,蕴藉而秀美。陆蠡也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