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再游北戴河(5)(2/2)
《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伴随》编辑部 2017-04-13 17:00
图,《货郎图》。那小车儿的装置就十分像眼前这一副,多么齐全地安置着那些小巧可也是必备的材料,这个老人和他的小孙女——应当是吧——是多么平安多么和谐的操作着。
我慢慢地吃完了莲子汤,胃里充满了温暖,慢慢地走回去。回头看看,小摊子的灯火还在寒风里摇曳,这时街上的人更少了。我想该不会更有什么主顾了罢?
由于疲倦,回来后就上床睡了。
夜里十一点钟,忽然为一种歌声惊醒。这是一个女人的歌声,另由一个男人用胡琴和着,歌声非常激越凄凉。从直觉里觉得该是“凤阳歌”之类,是流浪人的歌声。胡琴的调子单调地回复着,女的自己还拍了板,更增加了音节上的凄切,我努力想听出她的词句来,可是终于听不出。
一时在枕上想到了很多事情,也都是值得悲哀的事情。
我记起了一个月前过的那些无聊日子,那时我看过的那一出戏,和在戏里扮着护士的那一个女孩子,她那摇摇的身段,雪白的素服,小小的加了黑边的白帽子,和那帽檐下面甜甜的眉眼。
当时她给了我一种悲哀的感觉。路上我时时想起这影子,在南京朱雀路的晚上曾经想起来过,现在就又想起来了。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使我每逢感到忧郁寂寞时要归结于“悲哀”。这使我看人间的风景时失去了颜色,我想我们真不该有那么“一面之缘”。
我在成都的第二个早晨是一个难得的晴天,有着淡黄色日光的晴天。很早我就已经醒来了。算了口袋里仅够吃一顿简单的早饭的钱,我不得不去到一个学校里去找一个旧日的朋友,有没有把握可也完全不能一定。那学校在成都的西南角上,学生则全部住在文庙里边。当我踏进那朱红色的大门以后正好遇见了丁,我们已经有六年没有见面了,然而一见却还能认得。从我们的衣服上看来,他似乎比我还窘,可是他究竟招待了我这个远道的朋友吃了一顿早点,用掉了他才拿到的一点救济金,这笔钱他是要用来维持一个月的。
得了丁的引导,我在一个外国牧师那里拿到一笔“旅费”,这点钱用来买车票到重庆是不够的,我还得等候随后来的朋友,自己先用这笔钱来看看这个城市了。
在一个下着小雨的下午,我踱进了武侯祠,在红漆剥落的山门上挂着不准许民众公开游览的牌示,因为这里是住了军队的。这使我想起了在百花潭的门口徘徊着,终于不得进去;同时想瞻仰一下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草堂的想望也失望了。这一种游山玩水的兴致,现在似乎已经没有那么浓厚了。可是当时却的确是因为得以踏进这个古柏参天的院子而欣喜着的。
我慢慢地吃完了莲子汤,胃里充满了温暖,慢慢地走回去。回头看看,小摊子的灯火还在寒风里摇曳,这时街上的人更少了。我想该不会更有什么主顾了罢?
由于疲倦,回来后就上床睡了。
夜里十一点钟,忽然为一种歌声惊醒。这是一个女人的歌声,另由一个男人用胡琴和着,歌声非常激越凄凉。从直觉里觉得该是“凤阳歌”之类,是流浪人的歌声。胡琴的调子单调地回复着,女的自己还拍了板,更增加了音节上的凄切,我努力想听出她的词句来,可是终于听不出。
一时在枕上想到了很多事情,也都是值得悲哀的事情。
我记起了一个月前过的那些无聊日子,那时我看过的那一出戏,和在戏里扮着护士的那一个女孩子,她那摇摇的身段,雪白的素服,小小的加了黑边的白帽子,和那帽檐下面甜甜的眉眼。
当时她给了我一种悲哀的感觉。路上我时时想起这影子,在南京朱雀路的晚上曾经想起来过,现在就又想起来了。这几乎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使我每逢感到忧郁寂寞时要归结于“悲哀”。这使我看人间的风景时失去了颜色,我想我们真不该有那么“一面之缘”。
我在成都的第二个早晨是一个难得的晴天,有着淡黄色日光的晴天。很早我就已经醒来了。算了口袋里仅够吃一顿简单的早饭的钱,我不得不去到一个学校里去找一个旧日的朋友,有没有把握可也完全不能一定。那学校在成都的西南角上,学生则全部住在文庙里边。当我踏进那朱红色的大门以后正好遇见了丁,我们已经有六年没有见面了,然而一见却还能认得。从我们的衣服上看来,他似乎比我还窘,可是他究竟招待了我这个远道的朋友吃了一顿早点,用掉了他才拿到的一点救济金,这笔钱他是要用来维持一个月的。
得了丁的引导,我在一个外国牧师那里拿到一笔“旅费”,这点钱用来买车票到重庆是不够的,我还得等候随后来的朋友,自己先用这笔钱来看看这个城市了。
在一个下着小雨的下午,我踱进了武侯祠,在红漆剥落的山门上挂着不准许民众公开游览的牌示,因为这里是住了军队的。这使我想起了在百花潭的门口徘徊着,终于不得进去;同时想瞻仰一下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草堂的想望也失望了。这一种游山玩水的兴致,现在似乎已经没有那么浓厚了。可是当时却的确是因为得以踏进这个古柏参天的院子而欣喜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