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章节目录 > 第十九章 李健吾:活着是为了“掏一把出来”(6)

第十九章 李健吾:活着是为了“掏一把出来”(6)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作者:《伴随》编辑部 2017-04-13 16:58
    第十九章 李健吾:活着是为了“掏一把出来”(6)

    1934年春季的一天,李健吾与曹禺在《文学季刊》编辑部里聚谈,在谈及当今谁是中国最好的戏剧家时,曹禺把李健吾推为最好。

    听了曹禺的评判,李健吾心里自然很是得意。他知道曹禺刚写完一个剧本。过后找到靳以一问,果然靳以说就在他的抽屉里,靳以还说他和巴金都认为剧本不错,但还有些小毛病,最后,靳以对李健吾说:“你先拿去看看。”

    “不,不登出来我不看”。李健吾如是说。

    7月1日,《文学季刊》第一卷第三期出版,在剧本一栏里,同时刊出三个剧本。第一个是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第二个是曹禺的《雷雨》,第三个是顾青海的《香妃》。对这样的排列,李健吾有个风趣的解释:“我不想埋怨靳以,他和家宝的交情更深,自然表示也就更淡。做一个好编辑最怕有人说他徇私。所以,我原谅他。”

    1945年3月,李健吾改编的《金小玉》由苦干剧团演出,立即轰动了上海剧坛。李健吾在剧中饰黄总参议。

    有次开演前,李健吾在后台跟演员大谈其黄总参议的演法,如何撩袍,如何甩袖,如何抽雪茄,如何吐掉牙签,说到得意处,一不小心,把做道具用的劣质雪茄烟,猛吸一口咽了下去。他是从不吸烟的,一下子中了烟毒。正好轮到他上场,勉强支撑着将戏演完,一到后台就大呕大吐,面无人色,几乎晕了过去。朋友们看他情形不对,只好雇车送他回去。上了车,车夫问拉到哪儿,他头也不抬,凄然欲绝地说了五个字:“上海殡仪馆!”

    一个大活人怎么要去殡仪馆呢?车夫吓了一跳。原来李健吾住的多福村五号,就在上海殡仪馆对面,平日坐车回家,他总是这样对车夫交代的。

    美文

    雨中登泰山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