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藏獒的精神章节目录 > 第七章 我的思想微博(13)

第七章 我的思想微博(13)(2/2)

藏獒的精神作者:杨志军 2017-04-13 16:56
让我们领教了有神论制造的灾难,于是我们求助于无神论的信念,寄望于人性道理的自我完善,但结果却是自我完善洪水猛兽般地变成了自我放纵。由此可见,政权和教权的合一必然引来权力的腐坏,必然在**欺压的同时伴随着灵魂**。但如果民族无神,就不仅仅是权力腐坏,而将是全体腐坏。

    那么我们到底选择有神还是无神?在我看来,一切有组织意图和集团性质的宗教都可能成为信仰的桎梏。当利益和权柄成为核心,仁爱就会成为可笑的画皮。很多时候宗教体现的并不是信仰而是利益人群的意志。而无神论的漏洞是,它在放弃宗教的同时也放弃了信仰。能不能设想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无组织而有信仰或无宗教而有神明?

    我曾说,人可以没有宗教,但不能没有信仰。当我们面对人类最大的灾难——**,当我们在挣扎中痛苦不堪、恐慌无度,信仰会让我们平静、快乐、享受时光、从容度日。要紧的是我们应该拥有走出教会的上帝、走出庙宇的诸佛。我们可以不通过任何外在的仪式直接跟上帝交谈,直接得到诸佛的护佑。这才叫信仰自由。

    他无喜无乐,却可以发掘人类持续恒久的喜悲;他无思无虑,却可以抚慰人类所有的思虑;他无缘无故,却可以让世界布满美好的缘故。我不知道他是谁,他是昨夜的一个梦。他在神界的人群里,在人间的神殿中,是不可抵达的彼岸?但假设我就是彼岸,我抵达我自己呢?今夜灵肉分袂,原来是彼岸和此岸的遥眺。

    信仰让我们拥有浊世之清、污世之净、闹世之宁、动荡之定。困厄中体现如来,枷锁里追求自由,声色迷离之下才可以金刚不坏,烂泥黑水之中才能有莲花自馨。拥有一种信仰,然后在爱与被爱里缠绵,而不是在它里面挣扎。也就是说,信仰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奋斗的。不是你献身信仰,而是信仰舒展了你的心。

    托尔斯泰和鲁迅:我们的精神父亲

    写完《伏藏》,我知道我已远离鲁迅。鲁迅一生都在痛恨和同情,他痛恨了所有应该痛恨的,同情了所有应该同情的,却没有建树让我们可资高攀的信仰。曾经鲁迅先生是我唯一的崇拜,是我人生之砥柱,但现在他已经砥柱不起我那微不足道的人生了。人生需要大爱,爱朋友也爱敌人,爱君子也爱小人,爱自由也爱不自由。

    从毁灭到建树,我完成精神价值的转变,竟用了三十年,剜心之痛,孰人知之。任何光彩夺目、深刻如裂的批判,如果不是以建树爱的理想为动机,则都是靠不住的,都会成为另一茬仇恨与冷战的武器。我们不需要天上的恨,也不需要地下的恨,不需要天上地下互相换位的恨;我们就需要爱,让天地、空气和呼吸都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