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藏獒的精神章节目录 > 第六章 信仰的追求与心灵的挣扎(2)

第六章 信仰的追求与心灵的挣扎(2)

藏獒的精神作者:杨志军 2017-04-13 16:56
    第六章 信仰的追求与心灵的挣扎(2)

    写作是顺利的。投入就是回到从前。还原历史和还原生活,对我并没有太大的难度。西藏并不神秘,只要你有藏族人的思维和信仰,一切都显得稀松平常。

    还是那种在路上的感觉,抵达是不可能的。《西藏的战争》并没有让我抵达什么。在依然“不知道为什么”的生活里,我还是越来越藏族人地一边写一边读,一边哭一边笑,一边行走一边居住,一边低贱地吃饭,一边高尚地信仰。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伏藏》:我们的精神出路

    ——对话《文学报》记者傅小平

    傅小平:继《藏獒》系列图书之后,著名作家杨志军带着他的长篇新作《伏藏》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作为一个宗教术语,书名伏藏指的是“把信仰或经典埋藏起来,让千百年后的信徒发掘而成为当代的精神资源”。小说讲述的则是一个拯救布达拉宫、拯救灵魂信仰的英雄故事。它以西藏历史上最富争议的人物,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的情歌为线索,力图拨开历史迷雾,超越爱恨情仇,以《达.芬奇密码》式的悬疑手法破解神秘的西藏。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杨志军称,写作《伏藏》是一种“冒险”,因为小说采用了时下很流行的悬疑手法,容易引来读者的误解,以为又一个严肃作家开始向市场、金钱妥协,开始哗众取宠了。“其实,只要读者耐心读下去,会发现在这样一个貌似通俗的悬疑故事背后有着沉重的主题和饱满的思想容量,我只是把它们装在了一个时尚的容器里,为的是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西藏。同时,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可以不皈依宗教,但是必须要有信仰。”

    《伏藏》是用严肃的姿态写通俗,用通俗的方式写严肃

    傅小平:出版方把你的新作《伏藏》比之为中国版的《达.芬奇密码》,且不说这种称谓包含了多少炒作的成分,单从谋篇布局、情节设计等上面看,两本书的确有一定的相像性。当然相比而言,《伏藏》有更强的隐喻色彩。比如,同样是解密,《伏藏》的“密码”隐藏在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的传奇故事里,这个故事由后来被证实为仓央嘉措传人的香波王子讲述和阐释,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思想,更具严肃性。

    这大概就如你自己所言,《伏藏》借用悬疑的壳,抵达的却是真正的西藏精神,亦即把深刻的思想置放在一个时尚的容器里。与此相仿,读《达.芬奇密码》,则更像是剥洋葱。作家的层层叙述展开故事,读者参与其中,充满一种解密的快感,其中更是饱含了强烈的娱乐精神——悬疑推理小说必备的核心要素。由此,从小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