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林语堂谈人生章节目录 > 读书阶级的吃饭问题(2)

读书阶级的吃饭问题(2)(2/2)

林语堂谈人生作者:林语堂 2017-04-13 16:41
的好意,然而这去求高深学术之本意远了,连大学本身也受这些不应在大学混身的人的影响而恶化了。同时学生本人多念四年书,便是少得四年的做事经验,大学念完,最少二十二岁,做事才来从头学起,难道这种制度,可以说是经济的制度吗?

    升大学不成理由,做教师更加是不可原谅。真正的中学教育,若问为什么念地理,算术,历史,文法,答案应该是:这些是受教育的国民的常识,所以我们应当想知道一点。知道多,固然好,知道少,也无妨。你想做个国民,难道有须知道七十分历史,六十分文法,才做得起的道理吗?今也不然,你问他为什么念土耳其地理?他说预备在小学教地理。你问他为什么念英文文法?他说预备将来教文法。你再追问为什么教文法呢?其答语又不外教那后代的人预备去教文法。这样还能成个念文法的理由吗?还不是造一个圈套,来养士阶级一辈子吗?在这种做教师的“中学生出路”,教文法已经成为一种特殊阶级包办贩卖学术从中取得生活费房饭钱膏火之资的戏法而已,与社会国家,真是无涉。

    因为升大学,来得排场,做教师,又来得清高,所以中学生多半认此两条为出路。其实做教师只是性情相近的人可做,若一时无饭可吃,偶然吃吃,总算过渡办法。本性好学而又一时不能入大学的人,这才是真正配做小学教师。本性好学,在高中时代,已深得学问的滋味的人,才真正配入大学。然这种人,在现今大学生中,十个只有一个(这是美国几位大学教务主任的意思),其余的有钱子弟,不妨进去混身,横竖比在外嫖赌好,无钱子弟,却不能不再三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