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漫步小说网 > 其他书籍 > 林语堂谈人生章节目录 > 怎样写“再启”(1)

怎样写“再启”(1)(2/2)

林语堂谈人生作者:林语堂 2017-04-13 16:41
位学者,忽然慧心发现,将他掉书袋式的迂谈阔论,一笔勾销,付之行云流水,换上一句合情合理的话。比方有一位男子,假定他是一位律师,写一封道学严肃的信给他的妻,用最冷利的文笔及最缜密的理论,自第一点至第六点指出为什么非同她离婚不可的理由,签了名,然后添了两行潦草难辨的“再启”:“丝儿,我真的发痴了。无论如何我要你,要你,你知道吗?我自己是混蛋,我们何时见面?”丝儿读到此地,将不禁心中一酸,泪珠盈盈,俯着去吻那张信笺了。倘使他从头蓄意经营,照例写些心肝儿的鬼话,反使丝儿读了麻木,不敢置信,反不如以上一封尺牍的伟大恢奇了。实际上我们常见一个妇人死心塌地地跟着一个半筹莫展的莽汉,外人莫名其妙,就是被这种“再启”上涌出的几句话所缠住。这叫做冤家。

    我曾听见,一次有一位牛津大学的教授,一位学问精通胸怀豁达的人,在他朋友房里替在中国传道的教士辩护,他所举的,全是学理上的理由。他说每个国家都曾输入外国的思想主义,而这种外来思想的输入,从远看去,只有增加该国思潮之丰富,决不会反使其思想贫乏;说欧洲自身就受过希腊罗马文化之赐,英国亦受大陆思想之赐不少。他这样引古证今的长谈廿分钟之后,他朋友说:“但是希腊罗马并不曾派遣战舰,来一面保护荷马,荷雷斯,一面枪杀荷马,荷雷斯正要救其灵魂的中古欧洲人啊!”那位教授噗地一声,现出会心的微笑,承认失败了。我想世人能够常有这种幡然警悟的一念,世上就较少陈腐迂阔现代评论派的议论文章了。世人能多写这一类的“再启”,也可免伤许多无谓的气力,免引许多无谓的辩护。兹举以下附有“再启”的函信,以便世人参考研究。